我校学子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中28人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0名,省赛一等奖5名同学将于7月代表我校赴武汉大学参加全国总决赛。
获奖名单;
林思彤同学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黄微
林思彤同学的获奖感言 :我非常荣幸能在这次作文大赛中取得一等奖,这离不开黄微老师对我的殷殷指导。在这逝去的半年里,我从懵懂的融入集体生活到奋发的展望未来,步步脚印踏醴泉,句句侃谈赞润园。平日里,同学与老师的相处中无不充斥着爱与关怀,正是这份情谊,给予了我作文创作的灵感,让我在作文大赛的赛场上文思泉涌。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感情,砥砺前行,不辜负老师们对我的期望,不愧对润园对我的栽培。
王辛如同学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黄微
王辛如同学的获奖感言: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一次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在我初中时便有参与类似的比赛,但那时并未激起什么水花,石子在落入湖水后便沉了下去,连涟漪都不曾泛起,所以对于这一次的获奖,我非常地欣喜,那是一个得偿所愿的人在获得回报后的欣慰。对于这份成绩,我觉得不可或缺的是来自润园的栽培。纵使我曾经并不出彩,老师们也没有区别对待,而是公平地赋予每个学生机会,我正是抓住了这份机会,才能收获回报。在复赛时,我忐忑不安,可黄微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热切地鼓励了我,正是这样好的氛围,我才能把握好机遇,将初中那颗入水无声的石子重拾,打出这样漂亮的水花吧!
李逸洲同学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刘萍
李逸洲同学的获奖感言:我是李逸洲,于壬寅年八月从遥远的新疆至北师大珠海附中,临近返乡,回顾十月之学,稍加盘点,行李不多,收获却颇丰而沉。初中时我有作杂记的习惯,惯将所见所感随手记下。长期以往,累累一本,每每翻看,便历历在目,有感于怀,亦有步步攀升,层层推进,慢慢成长之喜。虽高中生活的繁忙使我无暇多作,但亦不停于思止于表。创作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我亦有此感,每天之观察与思考,逐步加深提升了我的思想,我的所得借创新作文平台得以展现,我的情感在深邃自由的文字中表达,找寻到真正的自我。我想说,附中让我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给予我走向更远的力量。何其有幸,有人能够看懂我写的文章;何等幸运,来到润璞之地——附中。返乡之时,感怀感恩;兴奋不已,拳拳眷恋。
李雨涵同学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戴蓝绫
李雨涵同学的获奖感言:一年,在纸、笔的缝隙中流去。很荣幸这一年,这一路有北师大附中的老师和同学、以及这里的一草一木相伴左右,让这艰难的成人之路有乐趣调味。此时,我又在天台吹风,年年有风,风吹年年,慢慢即漫漫。“漫漫”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吾将上下而求索!道阻且长,相信在北师大附中的摇篮中,我将加快成长。
阳关岳·郭同学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胡丽
阳关岳同学的获奖感言:作为一名文学创作爱好者很荣幸能获此奖项。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位通过书籍和网络,远远观看着喜悦与痛苦的编撰者,现在经我粗拙的文笔所描绘出的故事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我感到无比幸福。在此也要感谢北师大(珠海)附中给予我创作的沃土,感谢胡丽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肯定!
二等奖获得者:
教师指导奖: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是全国性竞赛活动,由武汉大学文艺学院主办,目前已经举办16届。我校学子今年4月份在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中,取得了一等奖39人、二等奖39人、三等奖104人的优异成绩。接连多人获奖,充分证明了我校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卓有成效。
以赛促教,以教促学。附中语文组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持续深耕课堂,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笃学前行,再创佳绩,在推动学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
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