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潮镇能量丨鼓足牛劲干牛事 “官塘牛肉”更牛气!

南方+

在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的潮州市百城记食品有限公司牛肉丸加工车间,3名员工迅速将新鲜牛后腿肉剔筋去油脂,然后把牛肉切成条状再放入机器内接受低温捶打。不久之后,一粒粒牛肉丸便从一台成型机内“跳”出。

工人把切成条状的牛肉放入机器内接受低温捶打。董志豪 摄

工人把切成条状的牛肉放入机器内接受低温捶打。董志豪 摄

“官塘牛肉”是官塘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养牛、屠宰、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条齐全。近年来,针对标准缺失、环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官塘镇从规范行业标准、提升营商环境、完善产业布局入手,做强特色牛肉产业,努力让“官塘牛肉”成为“潮汕牛肉火锅”的代名词之一。

如今,走进官塘镇,不仅能闻见香气扑鼻的“牛”味,更能感受到努力推动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的十足“牛”劲。

旺生意 

日均消耗牛2万多斤

中午12时,官塘镇象官路口,潮州市兄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牛肉火锅店门口已停了数十辆车,店内陆陆续续已有20桌客人。

“因为是工作日时间,今天的人流其实还比较淡,最高峰这边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都停满了。”潮州市兄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锐坚说。现在每天前来店内吃牛肉火锅的食客比较稳定,既有本地的老食客,也有来潮州旅游的游客。“更多的还是外地游客,很多人特地跑过来吃。”

来自广州的马先生一家自驾到潮州旅游,第一站便来到该店“打卡”。据其介绍,此前在网络查阅攻略时了解到该店节假日期间总是爆满。为了吃上这口牛肉,他特意请假两天,赶在工作日时间错峰品味一餐。“太新鲜了!牛肉非常嫩,分类也很细致。”品尝了刚出锅的美味牛肉,马先生夫妇赞不绝口。

陈锐坚说,牛肉火锅最大的特色就是要保持新鲜。“我们的牛肉都是从这附近屠宰场提的,从屠宰到店里,不会超过20分钟时间。”他表示,从该店开车到达屠宰场,仅需十分钟左右。

官塘牛肉火锅吸引不少客人前来品尝。董志豪 摄

官塘牛肉火锅吸引不少客人前来品尝。董志豪 摄

近年来,潮州文化发展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外地朋友开始知道潮州、来到潮州,潮州美食的名声随之越来越响亮,官塘牛肉火锅的知名度也得到很大提升。而这家经营50多年的老店,在食客和游客的大力帮衬下,规模越来越大,店面从一个慢慢扩大到现在三个,并仍保持着注重品牌和产品品质的初心。

陈锐坚表示,企业将努力做好潮州市场,服务好本地的食客和游客。未来,自己希望能将店面开至一二线城市,把潮州特色牛肉火锅美食带到全国各地,让大家都能品尝到新鲜地道的潮州牛肉火锅。

“牛肉街”火锅店生意旺起来,官塘镇在背后下足了功夫。据官塘镇副镇长赖晓琳介绍,此前,由于缺乏规划管理,象官路路面破损严重,商铺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卫生环境差。聚焦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官塘镇投入150多万元,拆除道路沿线违章建筑,对象官路入口两侧和沿凤东路的商铺进行立面改造,建设了十座牌坊及特色铜牛雕像,打造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效应的“牛肉街”。

如今,官塘镇区域内有牛肉火锅店20多家,牛消耗量日均2万多斤,在春节等节假日,牛日均消耗量超4万斤。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助推火锅铺增收30%,带动130户农户受益,实现集体收入超400万元,象山村获“潮州市十大富民兴村产业示范村”称号。

“官塘牛肉就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官塘镇党委书记翁泓说,官塘镇将立足区域特色,加深政企合作,强化行业培训,服务品牌输出,多渠道扩大“官塘牛肉”知名度,力争2024年实现全行业产值超4亿元。

提效益

牛肉产业创收逐年递增25%

不仅仅是牛肉火锅,经过多年的发展,官塘镇已拥有养牛场、屠宰场、牛肉火锅店和肉丸加工厂全产业链,牛肉产业实现创收逐年递增25%,成了当地一大致富产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牛肉产业。

潮州市百城记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丹苗夫妇便是“半路出家”从事牛肉丸生产的代表之一。此前,她一直从事不锈钢出口工作,丈夫则是一名厨师。近年来,随着“官塘牛肉”品牌日益打响,陈丹苗夫妇回到象山村创业生产牛肉丸。目前,企业成立不到3年,线下市场主体多为本地超市、农贸市场等。

“传统手捶的牛肉丸产量极其有限,使用科技加持能大大提高生产率。”陈丹苗介绍,如果使用传统方式做纯手工牛肉丸,每人每天仅产出数十斤。2021年,她和丈夫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流程相融合,引入绞肉机、成型机、温度数控水煮线、空气冷却机、抽真空机等设备,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现在,整个生产线一天就能生产2000多斤牛肉丸,风味并不逊色传统手工的产品。”陈丹苗说。

陈丹苗夫妇还借助视频等方式向广大消费者“种草”官塘牛肉丸。在陈丹苗看来,不同于其他农产品,牛肉丸为熟制品,口味受大众喜欢,可用于炒菜、煮汤、涮火锅等,适用场景多且烹饪方便。“我们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让官塘牛肉丸触达全国各地消费者。”

近年来,官塘镇聚焦生态肉牛全产业链条,完成牛屠宰加工厂的初步选址工作,举办牛肉丸预制菜产业培训,并引导多人申报区级非遗传承人,提升食品安全及行业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强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管理,联合税务部门开展牛肉产业专项行动。

未来,官塘镇将持续壮大“官塘牛肉”产业规模。据了解,该镇将争取通过土地调规落实50亩的用地指标,在2024年力争完成官塘合法生牛屠宰场建设工作,规范屠宰场运营管理。同时,继续强化牛肉火锅和牛肉丸行业规范管理,强化纳税宣传引导,将官塘镇牛肉火锅、牛肉丸行业全部纳入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着力规范行业营商环境,实现“官塘牛肉”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让官塘“牛”味飘香全国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近日,笔者走访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发现,游客、食客不吝盛赞官塘牛肉火锅,当地居民企业以牛肉产业增收致富。

发展至今,官塘镇牛肉产业已形成一定品牌和规模。对此,官塘镇应谋划和思考如何推动官塘牛肉进一步壮大,甚至走向全国。

从餐饮行业的层面,笔者建议,首先应加大对从业人员技能培育,尤其是切肉师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切肉师傅是一个牛肉火锅店面乃至品牌的重要支撑。欠缺火候的切肉师傅,极易成为品牌的“隐形炸弹”。另外,要严格把关牛肉火锅的原材料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特别是应把关好生牛市场关,没有好的生牛,官塘牛肉最核心的竞争力便会大打折扣。

从政府的层面,应继续活用资源,不断完善供应链,让强大的供应链成为牛肉火锅的“命脉”。同时,从规范行业标准、提升营商环境、完善产业布局入手,继续做强做大牛肉特色品牌,用更加优质的“官塘牛肉”,吸引全国食客来潮州寻“牛”味、干“牛”事。

【撰文】董志豪 林倩烯



编辑 余丹萍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