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汇聚,这场论坛共话智慧医疗与数字健康

南方+ 记者

7月2日,由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主办的“智汇湾区,数创未来”——2023大湾区智慧医疗与数字健康创新高峰论坛,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该论坛的召开,将为港中大(深圳)在数字健康和智慧医疗领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对推动深圳智慧医疗与数字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坛吸引包括临床医生、智慧医疗相关企业、高校师生、科研学者、投资人以及近30余家医院主管领导等300余位嘉宾线下参会,逾2.2万人次线上观看。在为期一天的学术盛会上,来自数字健康、智慧医疗、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字健康前沿进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医疗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和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在电子病历、医疗影像和生物基因组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期待将来在推动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大湾区健康医疗福祉作更多更大的贡献。

会上发布了“数字健康与智慧医疗成长型企业领军计划”,该项目由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联合打造,旨在培养“数字+医疗健康”复合型创新领军人才,帮助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构建学术及科研机构、企业、医院、资本、医疗健康公众服务平台等多方面的生态融合。

在医院合作联盟成立仪式环节,与会嘉宾共同上台齐力推动推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第一批11家医院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在嘉宾的见证下,现场举行签约仪式成立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关系。

随后,罗智泉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特聘专家代表贾伟平院士、姜保国院士、王才有教授等人颁发了聘书,邀请他们为研究院数字健康和智慧医疗领域发展和战略规划建言献策,提供重要指引。

当天,专家嘉宾们还围绕数字疗法—慢病管理新趋势、智能医学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医院建设、AI医疗的市场化应用、ChatGPT等方面进行专题演讲和深度交流,分享我国智慧医疗领域最新的成就和技术应用,共议大湾区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专家观点

主论坛大咖云集、共话创新,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姜保国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院行政总裁冯康教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主任委员王才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院长于广军教授,科技中国未来网络专业科技服务团特聘专家刘新民教授作为主论坛演讲嘉宾。

贾伟平:数字疗法—慢病管理的新趋势

贾伟平分享了数字疗法的特点和数字医学促进医疗模式的改变所作出的贡献,上海于2015年启动以糖尿病全链条防治推进医防融合管理,对接上海健康网大数据平台,以“上海市糖尿病预防与诊治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医防融合、全程有序”的慢病综合防治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健康云APP,可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评估,接受早发现及并发症筛查的市民可查阅筛查结果。贾伟平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索数字疗法在糖尿病管理的应用,对移动医疗助力基层糖尿病管理研究、全国糖尿病线上管理教育行动等项目进行了深度解析。

姜保国:智能医学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

姜保国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12个城市试点医院,75291例创伤患者,1516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以及临床多发伤生命风险评估系统在降低严重创伤死亡率的重要作用,老年髋部骨折风险评估系统,该研究纳入14577例髋部骨折,是全国最大的样本量,能够明显提高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性。

冯康:数字健康的疫后发展

冯康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的基本情况,随后介绍了香港在智慧医疗:建立全电子病历记录,利用健康数据促进群众健康;智慧服务:利用移动及远程电子科技,全面支持病人就医就诊到家居照顾的旅程,增加医疗成效;智慧管理:利用物联网,加强提供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从而减少病人的财务负担等众多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在疫后数字健康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王才有:提升数字素养促进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

王才有表示,只有提升数字素养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数字时代已经初现端倪,对居民、企业和国家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如果缺少数据素养,不能理解数据时代的底层逻辑,过去的成功很快如秋日黄花。数字话转型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产出更高价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以医生为中心设计,基于“健康产出”的支付制度改革,以上的探索没有数字化的基础也是纸上谈兵。这项基础的建设,基于认知的提升,能力的培育,要素的完善,以及系统生态的形成,需要大家共同完善。

于广军: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医院建设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于广军提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城市数字化转型是现实需求,WHO《数字健康全球战略》提出:促进全球合作、推动数字卫生保健知识传播,推动国家数字卫生保健战略的实施。

刘新民:AI算力筑底为智慧医疗持续赋能

刘新民在报告中提到,从分析判断到创造生成,生成式AI重新定义生产力,AI能力在从感知向理解、推理、生成攀爬,基本模型和大规模模型的发展将加速生成式AI应用发展,AI赋能医疗科研,深入医疗行业场景,AI应用持续深入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严苛挑战,AI算力提升已成为当下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ChatGPT为代表的AIGC火爆全球,AlphaFold等在科研应用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市场对算力需求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

南方+记者 刘越亚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程德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