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高温
清凉的水上项目大受欢迎
炎热的天气下
来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
再惬意不过了
但是,高温天气去漂流
除了要预防中暑
以下这些意外情况也一定要引起注意
多名游客玩漂流相撞翻船
挤在一起不能动弹
近日,河南平顶山
有网友发视频称
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内
多名游客挤一起玩漂流相撞翻船
视频显示
游客挤在一起不能动弹
仍有人往下漂流
景区工作人员称
前面有一些游客停堵在那里
后边漂流的人没看见
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上前疏散
游客均无大碍
有网友表示
自己就遇到过被漂流船盖住的情况
从此以后就远离漂流了
真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危险
事实上
类似的漂流事故并不少见
案例1
6月10日,河南三门峡一旅游景区游客被卡在漂流赛道,被后方的漂流船撞上后,两名游客双双落水,漂流船倒扣在两人头上,并且跟着湍急的水流往前冲。
对此次“翻船”事件,一名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因为游客体重太轻;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漂流赛道刚刚调试好,可能是河道太窄。
案例2
今年6月,湖南长沙一漂流景区,多艘漂流船翻船,导致游客落水受伤。游客周先生称,景区没能及时组织救援,都是游客们互帮互助自救,质疑景区管理不当。
11日,景区回应翻船事件,称事发当天是第一天开业,是人多导致的。比较刺激的地方都有工作人员的,景区医务室有给游客处理受伤问题,严重的会送医也有保险。
进行水上游乐项目
要做好安全措施
消防部门提醒:
漂流运动景点一般都是原生态
如果景区不能做好
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保护措施
惊险也就变成了危险
此外,水上游乐项目
溺水事故偶有发生
因此
不要随意脱下救生衣
别在野外水域游泳
下面这些漂流安全技巧赶快学起来
▼▼▼
01.安全过险滩
到达险滩前,可先预测一下顺流而下的大致方向;然后招呼大家收桨,将脚收回艇内并拢,双手抓紧船上的护绳,身体俯低,使船保持平稳,可安全渡过。
02.冲出旋涡
河道水流较深时,常会出现漩涡,此时应尽量避免被卷入,绕行而过。如果被卷入的话,要保持镇静,让艇顺着洄流旋转,等转至漩涡外围时,全力划桨即可冲出困境。
03.搁浅
石头密集之处,水道变窄,水深变浅,很容易发生搁浅。这时千万不要派员下水,可用桨抵住石头,用力使艇身离开搁浅处。
04.落水
万一不小心落入水中,救生衣的浮力足以将人托浮在水面上,而艇上的同伴要伸出划桨让落水者攀抓。落水者离橡皮舟较远时,要想办法上岸或停留在石头的背水面等待救援。
05.翻船
翻船后应保持镇定,先将艇身扶正。重新登艇时注意两侧受力均衡,一侧人员爬上艇时另一侧要有人压住。
除了“翻船”等安全事故
在体验漂流的过程中
河水打湿衣服
会感到非常凉爽
但与此同时
也要小心失温症
▼▼▼
41°C高温天去漂流
女子突然浑身发冷、四肢僵硬
去年8月
浙江宁波张女士去某漂流景区玩
距离漂流终点还有三分之一左右路程时
张女士突然不舒服,浑身发冷
“两只手张不开了,手指蜷起来”
当时气温 41°C
大家都以为张女士中暑了
很快将她转移到路边的阴凉处
但张女士呼吸急促,喘不上气
人也开始昏迷
紧急送医后
医生说,她的症状属于失温
这么热的天,怎么会出现失温呢?
医生解释
可能因为张女士在漂流中
衣服湿透了,但一直穿着
景点湿度大,带走了体内热量
01.
什么是失温?
当人体内热量流失的速度已经大于补充热量的速度,入不敷出,人体的温度就不断的下降,体内的热量已经不足以支撑机体的正常功能。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失温,会出现畏寒、寒颤、身体发抖、手部僵硬等症状。如果程度严重,对心脏功能以及呼吸情况也会造成影响,还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现象,有生命危险。
在高温状态下或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是会发生失温的。如跑马拉松时,由于身体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大量出汗,体内的热量不断被消耗,如果遇到较大的风力,就会出现热量对流的现象,从而出现失温的症状。
02.
出现失温症状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失温症状,要把患者转移到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下,防止体温出现持续性降低。情况严重的话,要用热水袋、热毛巾敷在腋下、脖子、腹股沟等部位,加快身体的血液流动速度。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漂流玩法千万条
人身安全第一条
漂流作为一种自助探险的旅游活动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参与漂流活动前
一定要充分了解漂流项目存在的风险
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编辑 |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 | 广州广播电视台、西部决策、广东消防、浙江消防、红星新闻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