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致命!这种“荔枝菌”有毒

惠州发布
+订阅

最近广东雨水充沛、

温度较高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

路边草丛、山间小路

各种各样的小蘑菇正在疯长

谁说有毒的蘑菇

就一定是鲜艳的?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可爱

殊不知是可能会致命的“大蘑王”

7月3日,广东疾控公布

两起毒蘑菇中毒事件

▼▼▼

竹林采到“荔枝菌”?

小心遇到冒牌货

2023年6月11日,江门2名市民在竹树林采摘不明种类蘑菇,食用后出现剧烈呕吐、腹泻、腹痛、乏力等症状,经专家鉴定为酷似荔枝菌的“近江粉褶蕈”

▲中毒市民煮食前拍下的毒蘑菇。

近江粉褶蕈,也叫奥米粉褶蕈,近江粉褶蕈子实体小到中型。主要形态特征是菌褶初白色,成熟后粉红色。菌柄与盖同色或稍浅,光滑,具纵条纹,中空。

广东疾控指出,近江粉褶蕈在广东广泛分布,6月初至10月初,生于竹林或其他林中地上。

部分地区居民有吃“荔枝菌”(夏至菇)的习惯。其实,人们说的荔枝菌(夏至菇)学名叫“鸡㙡菌”,因有类似鸡肉的香味深受大家追捧。然而,近江粉褶蕈与荔枝菌(夏至菇)极其相似,是非常容易误采误食的毒蘑菇。

误食近江粉褶蕈后,5到10分钟即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及一定的神经型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头痛、口干、乏力、大腿抽筋等症状。

绿化带里的蘑菇不要采

有人被毒倒

2023年6月18日,深圳某市民在小区散步时发现绿化带内长有蘑菇,采摘带回家中制作晚餐。食用3小时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被送往医院就诊。

经医院及时治疗,无生命危险,经过专家鉴定,锁定可疑食物为其晚餐食用的野生蘑菇——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又名大青褶伞。主要形态特征是为个体较大,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成伞形。幼时菌褶是白色,成熟后呈青褐色。成熟后表面有暗褐色或浅褐色鳞片。

广东疾控指出,夏秋季节,雨过天晴后,铅绿褶菇常常出现在公园里或道路边的草地上,甚至在花圃或菜园中。有些居民常把铅绿褶菇误认为与它外貌形态极为相似、可食用的高大环柄菇。

误食铅绿褶菇后2-3小时内发病,中毒的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如果食用量大,对肝及神经系统也会造成损害,甚至死亡。

重要提醒

毒蘑菇中毒后“三步走”

不管吃了哪一种有毒的蘑菇

我们能做的都是一样的

毒蘑菇中毒后应这样处理

第一步,立即呼叫救护车。

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时,有条件的可加盖毛毯保暖。

第二步,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第三步,保留毒蘑菇样品。

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网传“识菇秘籍”不可信

另外

还要再次提醒大家

对于毒蘑菇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鉴毒”方法

下面误区大家别踩雷

此外

这8种常见植物都带有毒性

见到它们,快逃

▼▼▼

赶紧转发给你身边的吃货朋友!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惠东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