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2023!深圳幼儿园筑梦七十载,花开新时代

南方+

7月4日晚,深圳幼儿园70周年庆典暨2023年毕业典礼举行。大班134名毕业生在家长的见证下,从老师手中接过人生第一张毕业证书,开启全新旅程。

银湖山下,金湖之滨,芳华七秩,岁月如歌。回首相望,这所与城市同名的幼儿园,见证深圳学前教育发展历史。

“曾经一下大雨教室就进水”

深圳幼儿园创办于1953年,附设在深圳小学,1960年正式独立建园。

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来到幼儿园看到的景象,在深幼工作30年、1998年在园长岗位退休的苏瑞珍这样说:“两栋破破烂烂的平房,窗户都用木栅栏围着。一下大雨教室就进水,老师把孩子们一个个抱到桌上坐好,就开始挖沟渠引水。”彼时的幼儿园有三个年级六个班,共有300多名小朋友。教职工只有10人,每位老师日常负责看管一个班五六十名孩子,一张长凳,坐两个小朋友,老师主要带他们看书、写字、听故事、唱歌。

由于人手紧张,老师们都身兼数职。副园长负责上体育课,说是体育课,也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就是带着孩子在户外跑跑跳跳;6名老师在教学之外,也共同承担打扫园舍卫生的任务。放学后,老师还负责把孩子们送回家。那时候深圳很小,路上车也少,从东门到文锦渡,排着队挨个送。

条件虽苦,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也把日子过出了花。洪容娣洪老师1970年从深中毕业,来到深幼当老师,年轻的她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姐姐老师”。“当时社会上吃肉要有肉票、粮票,幼儿园有免票肉和面粉,孩子们吃的比较好。幼儿园教职工还养了猪,一到六一就杀猪吃,整整一天肉味飘香,快乐极了。”

“特区建立后第一所公办示范园”

幼儿园里的日子是温馨的、暖暖的;园墙外,昔日渔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1年深圳幼儿园拆除平房,原地重建新园舍;同年4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深圳幼儿园被命名为“示范幼儿园”,成为深圳建立特区后第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

1982年9月,新建的园所正式投入使用。“三层半的小楼,有礼堂,电脑教室,游泳池,宽敞的操场上有我们怎么也玩不够的大型滑梯、游乐设施。”1985年毕业生陈葆莹回忆说。

那些年,深圳幼儿园不断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让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肯定。1983年,因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新形势及对外交流的需要,深圳幼儿园正式与香港明我幼稚园结为姊妹园,互相参观学习,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及交流活动,开启粤港地区学前教育交流之先河。

“七十载坚守,桃李芬芳”

70年来,深圳幼儿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尊重、理解、信任、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为特区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

庆典当晚,有从深幼毕业的一家三代人,深情讲述自己的幼儿园故事,串起深幼70年的发展历程;有退休教师和毕业生领衔的诗朗诵,朴实而充满真情,催人泪下;有在园师生共演的歌舞串烧,活泼可爱,生动再现不同年代幼儿园里的情景;还有许多不能到场的毕业生、老教师,纷纷通过视频方式,为母校七十岁生日送上深深的祝福。

深圳幼儿园园长宋克为孩子们送上祝福。她说,这不仅是大班孩子和家长们意义非凡的一天,也是深幼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她代表深圳幼儿园向70年来所有支持和关心过深幼发展的朋友致以崇高敬意,也感谢一路以来携手并肩、共同守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与老师。

【精彩表演】

【撰文】徐峰

【通讯员】何可人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