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生活?肇庆是这样做的→

多彩肇庆
+订阅

“肇庆非遗少年说”品牌持续擦亮,

金利龙舟赛“吸粉”无数,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6月以来,肇庆各地围绕

“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

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充分展示了肇庆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在当下!

为非遗传承注入青少年力量

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之一,“非遗梦杯•肇庆非遗少年说”展示展演暨“讲好肇庆故事”演讲活动决赛6月3日在肇庆市文化馆新馆落幕。活动中,来自全市的68组选手同台PK,讲述了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四会造纸、广宁云吞、封开山歌等非遗故事,让肇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传承与发扬,讲活肇庆故事,掀起青少年传播非遗新浪潮。

肇庆文创走向更大舞台

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肇庆也着力挖掘传统技艺和的内涵,衍生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肇庆元素的“文创产品”,让非遗“活”起来,并走向更大的舞台。6月以来,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先后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37届香港国际旅游展、第11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肇庆手礼、玉器盲盒、裹蒸文创、蓝带啤酒及巢顶山茶叶等非遗特产手信备受瞩目。

文旅体点亮百姓生活

文化肇庆,华彩非遗。肇庆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保留和传承着众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富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肇庆大力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体育、文创等融合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惠及民生发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肇庆主会场系列活动于6月10日在广宁县城东广场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2023年广宁县传统武术醒狮展演、非遗传艺、非遗集市、广宁美食(非遗)旅游线路考察、“肇庆非遗少年说”展演、非遗文艺表演、2023年广宁县竹编技能大赛决赛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多种创新活力姿态展现非遗之美。

图源 广宁发布

当“端午”遇上“文化遗产”,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金利龙舟登上央视火热出圈,就是肇庆给出的答案。

端午节金利龙舟习俗同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清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至五月初三,金利人都以村为单位,组织龙舟进行竞技。

6月18日,2023年中国・肇庆(金利)传统龙舟大赛暨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在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西围涌激情上演,全镇6000多名龙舟运动员集结在西围涌上,奋力划桨、奋勇当先,精彩激烈的比赛吸引了20多万群众围观助威。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传承历史文脉,博物馆发挥的作用愈发积极。6月来,在肇庆博物馆,多种主题的展览正在举办……相关统计显示,“五一”假期中,肇庆市博物馆接待游客达1.6万人次,突破历史新高。在做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市博物馆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上新文化创意产品,推出“让文化活起来”系列创意短视频,着力为市民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网红打卡地”,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图源 肇庆市博物馆

不仅如此,近年来,

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推动非遗资源活态传承发展进程,

肇庆市采取多项举措,

通过建设传承体验设施、

探索宣传普及工作新模式、加大对外交流,

全面盘活非遗资源,

推动非遗保护动态发展。

◆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