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蘑菇你不要采!请收下这份常见毒蘑菇图鉴

深活圈
+订阅

    听说

又有人在路边摘野蘑菇吃了?

这件事可千万别乱做!

01:22

(深圳一女子采食路边毒蘑菇被送医院紧急抢救,时长共1分22秒)

深圳一女子采食路边毒蘑菇被送医院紧急抢救

据自媒体爆料,近日,深圳一女子采食路边毒蘑菇被送医院紧急抢救。该女子称自己看见绿化带旁有蘑菇,想起来童年的味道,于是采回去吃,吃了后身体不适去了医院。医院医生表示,该子女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的症状,食用的野生毒蘑菇为大青褶伞,经过治疗,转危为安,已回家修养。

大青褶伞

大青褶伞是我国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之一。

在菜地、公园草坪、路边草丛、垃圾堆旁,甚至居家花盆中,都可能生长,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毒蘑菇。

一般大青褶伞出现在3至12月份,集中在6月至10月之间生长。俗语讲:“六月菇,没人哭”,其中就包括大青褶伞。

大青褶伞属于剧毒蘑菇,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和溶血毒素等四种毒素,致死率非常高。


近日,深圳气候潮湿、雨水充沛

各种菌类生长迅速

是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

前几个月

疾控部门在龙岗区嶂背郊野公园

发现了毒蘑菇致命鹅膏——白毒伞

是蘑菇界的“毒王”

去年龙岗区也发生过

误食白毒伞导致的中毒事件

去年2月龙岗区某市民在野外采摘了10朵白毒伞,回到家里做了一锅蘑菇汤与家人一起食用,大约6小时以后,两人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经治疗一人病情稳定,另一人病情较重,最终死亡。


此外,深圳还出现过这些毒蘑菇

它们有些三五成群

颜色与泥土融为一体

它们就是鬼伞

有的蘑菇菌盖边缘

则出现了诡异的黑边

它们仿佛被火烧过

似乎融在了一起

鬼伞家族里有很多种,野外生长的大多是墨汁拟鬼伞(墨汁鬼伞),或者晶粒鬼伞、刺毛鬼伞、庭院小鬼伞,大多都是毒蘑菇。

墨汁鬼伞

菌盖直径3.5cm~8.5cm,初期卵圆形,后渐展开呈钟形至圆锥形,成熟时盖缘上卷,开伞时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有褐色鳞片。菌肉薄,灰白色。菌褶弯生,密,灰白色至灰褐色、黑色。菌柄长3.5cm~8.5cm,直径0.6cm~1.2cm,白色至灰白色,空心。担孢子7.5~10x5~6μm,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光滑,深灰褐色至黑褐色,具有明显的芽孔。

晶粒鬼伞

菌盖直径2cm~4cm,初期卵形至钟形,后期平展,成熟后菌盖向上翻卷,淡黄色、黄褐色、红褐色至赭褐色。幼时有白色的颗粒状晶体,后渐消失。菌肉近白色至淡赭褐色,薄,易碎。菌褶初期米黄色,后转为黑色,成熟时缓慢自溶。菌柄长3cm~8.5cm,直径0.2cm~0.5cm,淡黄色,脆。担孢子7~10x5~6μm,椭圆形,光滑,灰褐色至暗棕褐色,顶端具平截芽孔。 网上“鉴毒”方法不靠谱 

对于毒蘑菇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鉴毒”方法

下面误区大家千万别踩雷

↓↓

 华南地区常见毒蘑菇 

在华南地区,常见的毒蘑菇有如下20多种,包括白毒伞、灰花纹鹅膏、土红鹅膏等。各位小伙伴要注意识别,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心误采误食。

点击可放大图片查看

点击可放大图片查看


总归一句话

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不要靠近!会变得不幸!


【来源】龙岗疾控、人民日报、第一现场、西部决策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