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7月迎来了快乐的暑假。在近两个月的悠长假期里,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休息与锻炼,让他们过一个快乐又安全的假期?7月2日上午10:00,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承办的“‘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家庭教育主题活动第五期“假期生活中的合理消费”开讲。
活动邀请了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石排镇独洲小学副校长潘秀群,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教师赵璇,黄江镇实验小学家长张洁玲,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级警长陶义,东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叶纯及媒体代表等,过程中以短视频真实还原家庭教育场景,由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实践经验普及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具体做法。活动在知东莞APP全程直播,一个小时内吸引了超177万人次观看。
提前做好假期规划
孩子放长假,对于还要上班的家长而言,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孩子想好好放松,家长又怕孩子失控。那应该如何兼顾双方的需求来安排暑假?
潘秀群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假期开始前做好规划。可以从生活、学习和重要活动三方面入手,进行时间、具体内容和评价反馈的规划,“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成为假期的小主人,做到休息娱乐与学习锻炼两不误。”
赵璇认为,家长避免做时刻监控孩子一举一动的“直升机”型家长,要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学做“潜水艇”型家长,把暑假规划安排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家长适当提供支持和帮助。把握暑假空闲时间,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很重要。
张洁玲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她除了让孩子自主安排每天的学习外,还对孩子提出完成“每天打卡三件事”,分别是对大脑有利的事、对身体有利的事、对他人有利的事。
学习+锻炼,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到假期,孩子们容易玩得忘记了学习,或睡到昏天黑地,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休息与锻炼?
潘秀群认为,假期正是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好时机。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假期的日常生活安排表,做好及时跟踪、多元评价和科学奖罚,促进安排表能够长期、有效地执行。
赵璇老师认为,可以把假期分为“以放松为主、放松与学习并重、调整生活学习节奏”三阶段。其次,帮助孩子结合实际制定阶段性计划,定期检验计划的完成情况,让孩子在实现计划中体验成就感。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张洁玲分享了她家孩子的暑期安排,兴趣班+每天晚上的亲子陪伴+全家的出游活动。“规律地安排孩子的每一天,他内心是有目标和期盼的,不会只顾着玩。这样就可以拥有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
“孩子需要的就满足,想要的不一定”
一放假,孩子的消费场景就会变多,例如逛商场、菜市场、出去游玩等等。面对花样多多的“暑假经济”,家长该如何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财商,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管好零花钱?
潘秀群建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遵循量入而出、节俭原则以及安全原则;其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让孩子明白钱是来之不易的,要懂得珍惜。
赵璇介绍,通过记账周期的方式让孩子独立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在周期结束后,与孩子对消费情况进行总结,对实际消费支出判断“必须要买”和“可买可不买”,借此也能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避免马上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
张洁玲则认为,想要孩子做到不乱消费,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刚需和喜欢的区别。我们要优先满足必须要买的,自己喜欢但不是必要的,可以采取延迟满足,让孩子慢慢靠自己努力去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全大过天,家长决不能掉以轻心
暑假安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潘秀群认为,第一,要“说”,说重点,切忌唠叨啰嗦。第二,要“看”,陪同孩子一起看安全宣传视频,针对案例、要点和孩子进行思考讨论,加深印象。第三,要“学”,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并反复练习、掌握。
赵璇认为,一要划定清晰的边界,让孩子明确哪些行为绝对不可以做;二要进行体验教育,例如,到游泳馆对孩子进行游泳技能教育;三要适度示弱,让孩子认识到,生命安全不是自己的事,还会影响到很多人,增强安全意识。
诈骗也有“暑期档”,家长须提高防范意识
陶义警官认为,消费安全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孩子的日常消费行为是否理性,再给予他适当的零花钱,让他自主分配,培养孩子的合理消费观念。二是家长要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账号及密码等,避免经济上的损失。
陶义警官运用真实案例介绍了常用诈骗手段,特别强调了在手机游戏中通过“利诱、恐吓、诱导、删除”四步对孩子实施诈骗的过程。提醒广大家长要引起重视,保持警惕,提高防骗意识。针对如何防范孩子被诈骗,一是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二是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教育提醒,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一系列话题,引起了家长们热烈讨论,他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孩子的假期生活有了新认识、新规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