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生家长: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多发,日趋隐蔽精准,让人防不胜防。中小学生涉世未深、求知欲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偏弱,很容易被骗;家长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也是犯罪分子的重点诈骗对象。因此,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
第一,警惕网络游戏诈骗。骗子冒充游戏玩家等,以低价出售、高价收购等吸引注意,引诱学生使用本人或家长支付账号付款,实施诈骗。家长要对子女保密支付账号密码,教育子女不要轻信网络游戏中的优惠、中奖等信息,只能在正规平台交易。
第二,警惕刷单诈骗。有学生和家长想通过“兼职刷单”赚钱,这种做法不但违法违规,而且陷阱很多,千万不要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所有需要垫资的“兼职”“做任务”都是刷单诈骗。
第三,警惕冒充熟人诈骗。骗子冒充家人、亲友、同学在微信、QQ上向你借钱救急或者让你帮忙付款、充话费,或者借用微信、OO账号的,要通过电话、视频等多途径进行核实,防止对方账号被盗、身份被冒用而上当受骗。
第四,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接到声称你“涉案”、需“配合调查”的电话,请不要慌乱、轻信,不要汇款,立即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或110报警、求助。
第五,警惕虚假征信诈骗。骗子冒充互联网金融平台、“国家征信中心”和“证监局”等人员身份,以注销、清理网络贷款额度名义实施诈骗。家长不要被“影响征信”吓住,贷款种类与征信无关,切勿开启屏幕共享软件,导致泄密账户密码等信息。
第六,警惕购物退款诈骗。接到自称平台(商家)或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声称因商品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可多倍赔偿但需根据要求操作时,要高度警惕,不进行任何操作。同时,骗子还会来电自称平台客服,谎称帮你误开了平台VIP,每月扣钱,引导你进行取消操作,进而实施诈骗。
特别要提醒的是,诈骗分子通过大量收购他人的电话卡、银行卡实施诈骗行为以及转移诈骗资金。请各位学生和家长坚决抵制“帮信”犯罪,切实做到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各种第三方支付、社交媒体账号,不为犯罪分子进行诈骗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便利。
各位家长一定要及时检查、卸载孩子手机上“Telegram”、“事密达”、“阳光插卡”等涉诈软件,提醒孩子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走上犯罪道路。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筑牢安全屏障,教育引导他们知法守法,远离伤害,顺利成长成才。
“潮安发布”编辑部
编审:林丰
责编:曾俊锋
编辑:陈溢
来源:潮州市教育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