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南海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工业投资额、招商引资签约总额、商住用地出让金额等指标均居佛山五区第一。”7月3日,南海区在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项目现场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透露一系列数据后表示,推动制造业当家南海走在前列责无旁贷,打造制造强区南海有基础、有信心更有底气。
南海的底气来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自2022年1月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以来,南海立足省城乡融合实验区建设的大平台,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活动现场,南海首次发布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4PMP机制”,为推进省级试点工作提供清晰“路线图”。接下来,南海将以全域土整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备案为契机,深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改革聚焦服务保障制造业当家,为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奠定坚实基础。
南海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 戴嘉信 摄
试点以来实现四个“超万亩”连片整治
活动现场,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一年半以来,南海在全省率先推出地券、房券、绿券等“三券”政策,创新建立3000亩周转指标池,构建起跨区域资源统筹、市场化运作及利益平衡机制,在保障村民和集体利益不受损基础上,促进土地腾挪归并。
通过推动城镇、产业、农业和生态四大空间同步整治,协调发展,南海完成四个“超万亩”连片整治,包括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1.6万亩、综合整治5.5万亩,持续改善城镇面貌;整备连片产业用地1.2万亩,建设产业保障房152万平方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集约农用地2万亩,新增耕地及垦造水田超4280亩,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建成12个万亩千亩公园,复垦复绿约6170亩,让绿美南海全民畅享。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南海还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今年2月,《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正式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在两年试点期内,南海将坚持全区一盘棋,统筹推进试点工作,科学设计政策制度,推出一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南海专属方案。活动现场,南海首次发布了“4PMP机制”,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清晰“路线图”。
其中“4”指的是4类整治片区,改革将在空间上突出“全域”,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布局谋划,划定农业、城镇、产业、生态四类整治片区,并以“四集中”为引领,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探索腾挪集聚促土地高效利用的创新路径。
“P”指的是政策,南海将不断完善土地政策工具包,以地券、房券、绿券“三券”制度为核心,探索低效建设用地退出利益平衡机制,推进低效、零散建设用地复垦复绿;用好地券周转指标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建新分离管理等创新工具,逐步实现国土空间腾挪和土地集中归并。目前,南海已出台容缺并联审批等61份创新政策,不断完善“1+3+4”政策体系。
“M”指的是模式,南海试点工作注重模式上的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全域整治+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全域整治+产业保障房建设、全域整治+产业园升级改造、全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全域整治+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全域整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6种整治模式,着力从集体土地入市机制、土地置换和混合开发机制、利益均衡机制等角度,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国有和集体互补用地市场,推动“同地同权同价”。
最后,“P”指的是项目,试点期间南海将在项目上强化“效率”,以八大任务为导向,对应建立8类项目库。截至今年6月,已入库335个项目,面积超6万亩。围绕纳入项目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南海将在指标、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深入挖潜重点突破,突出打造一批精品示范项目,推动多个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银地合作撬动300亿金融“活水”
为了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海还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已设立150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扶持资金,扩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各镇街落实资金预算安排60亿元;村(居)集体自筹资金约50亿元。
南海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深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合作。截至目前,南海农商行等8家商业银行授信支持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累计77个,授信金额合计312.76亿元,累计发放139.17亿元。
此外,南海还通过积极申报专项债资金,对接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方式,加快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目前正申请发行专项债券融资超过310亿元,以财政资金投入及专项债发行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动能,加快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截至7月3日上午,专项债已拨付98.33亿元,其中认定的开支83亿元。
为了进一步撬动金融“活水”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分行与南海区政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南海支行与各镇(街道)签订融资合作框架协议。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分行将在未来五年内,为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3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模式,全力提升南海区乡村振兴质效。
南海通过银地合作撬动金融“活水”。 戴嘉信 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汪松表示,支持乡村振兴是农发行义不容辞的主责主业,南海区作为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唯一试点县域单位,创新出台了以“三券”为核心的“1+3+4”政策体系,在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之路上走在全省前列,这些工作与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责主业,打造“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四大银行品牌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我们将用好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产品,大力支持南海区土地综合整理工作,助力南海区‘百千万工程’结出丰硕成果。”
接下来,农发行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强化政银企合力,按照“一镇一策”的工作思路,梳理南海各镇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的“八大领域”项目,为各个镇街设计了“量身定做”的融资方案,创新性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创造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全域整治的南海经验、南海模式。
全域土整为制造强区提供坚实保证
活动现场,随着一声令下,十多台钩机同时作业,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一片旧厂房迅速推进清拆。通过这种方式,南海再次宣示了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现场进行了集中清拆行动。 戴嘉信 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成为南海建设智造强区的重要抓手。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透露,今年上半年南海出让工业用地2033亩,计划下半年出让4500亩,坚定完成全年工业用地超过6000亩的任务;上半年南海工业投资超过210亿元,坚定完成全年工业投资400亿元的任务;在土地支撑下,上半年南海招商引资签约总额度达712.44亿元,各项指标均居佛山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的产业空间。
接下来建设制造强区,南海要怎么干?王勇提出必须要五箭齐发,包括有土地空间为财富发源,土地是财富之母,要真正建设制造强区,就要把这个资源空间牢牢抓在手里;有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南海要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更高;有金融活水为价值发现,今年上半年金融产业为南海创造了8%的GDP和9%的税收,下一步要继续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使金融真正助力制造强区的建设;有城市形象为品牌发布,好的城市形象能够为各种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赋能;有乡村振兴为蓄势发展,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必然要求,要走出乡村振兴的南海样板,做到传统文化自信,发展经济自强,建设家园自理。
打造制造强区,重点是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此,王勇提出六点要求,包括确立主体依法办理,在确定土地的权属问题上要依法办理,使经济社会所有的行为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功能布局依计而行,接下来南海要打造全区规划一张图,让土地利用真正按照法律的程序落实好,依计而行;有序开发依愿选择,让集体所有土地有选择开发模式的权利;精准招商依图索骥,让土地跟不同项目实现精准匹配;示范带动依模画样,南海已经形成了多种改造典型和示范案例,最艰难的探索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要推动土地整治迈入快车道;最后,王勇强调生态保育依山傍水,生态保育和生态用地的保护既是当前的政治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职责使命,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南方+记者 孙景锋
通讯员 区整治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