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基层联系点承办省级培训项目《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宣讲培训(新会站)圆满举行

江门司法
+订阅

为落实省厅构建的“省市县+基层立法联系点”联动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以地理标志地方立法为契机,6月16日,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举办《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宣讲培训(新会站)活动。协会会员、相关行业代表60多人参加。

据了解,《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是首部地理标志保护地方性法规,为我国建立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先行先试。本次培训内容结合新会陈皮产业实际和企业发展需求,直击地理标志工作的堵点、难点、痛点进行授课,学习氛围浓郁。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孙娟详细介绍了《条例》的立法背景、思路框架,并重点对《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中关于地理标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地理标志领域相关公益诉讼制度等创新内容进行解读,动员有关单位用好《条例》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护航。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李静围绕“地理标志司法维权的焦点和难点”进行主题授课。重点分析地理标志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认定标准,如何合法使用地理标志及依法维权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仲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品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邓保国围绕“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运营”进行主题授课。以具体实践案例详细讲述通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等。

近年来,新会区高度重视新会陈皮品牌打造,早在2005年便成立了“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功推动“新会柑”“新会陈皮”于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自2022年12月,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确定为省级立法基层联系点以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打出“法律+标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不断加强“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的创建、保护和培育,推动新会陈皮产业链不断延伸。

一是搭平台,聚资源。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切实发挥好省政府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参与《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起草调研,协助开展新会陈皮质量监控、仓储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协助起草《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保护办法(试行)》,广泛收集立法意见建议、积极回应行业呼声需求,源头保护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品牌,大力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优服务,强解纷。伴随着新会柑、新会陈皮“双品牌”越擦越亮,市场上恶意竞争和侵权现象也日益增加,新会区成立陈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由法院、市场监管局、陈皮行业协会等多部门联合推动建立陈皮产业司法保护与行政监督有机衔接运行机制,由陈皮行业协会立法基层联系点吸收基层组织、产业链全域代表、法律服务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行业代表,组建50多人调解队伍,建立“司法+行业”双向解纷模式,引入法律顾问为企业品牌维护提供专项服务,以多元化法律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是建溯源,创品牌。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支撑,新会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建成新会陈皮公用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数字化溯源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全区性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和提升网络交易市场监测频率,精准打击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违法行为。陈皮行业协会立法基层联系点持续发动“线上+线下”消费者权益保障及品牌保护的维权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训,不断强化“法治供给”,用法治力量推动“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形成行业标杆。

下一步,新会区将聚焦深挖掘、深融合、深发展,不断丰富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的服务内涵,紧抓陈皮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及产业培育,以良法善治引领产业方向,以高质量法治建设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