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调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镇定剂”,更是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2022年以来,台山市人民法院斗山法庭以“六个强化”系列举措深入推进“无讼村居”创建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以“无讼”“少讼”的法治环境,服务江门广海湾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创建“无讼村居”工作开展至今,斗山法庭调撤率达64%。在辖区内的斗山镇、冲蒌镇、都斛镇、赤溪镇,居民安居乐业,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早前,台山法院斗山法庭庭长刘伟高效破解一则欠薪难题,为40名工人追讨工资75万元。台山法院供图
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助力建设强富绿美新台山
强化先锋引领,全心投入乡村振兴。斗山法庭辖区内拥有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和新宁铁路遗址。在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干事创业氛围的影响下,斗山法庭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干实事、突破求新谋发展,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获评“省十大调解专家”的斗山法庭庭长刘伟的带动和具体指导下开展各项审判工作。2022年至今,斗山法庭审结各类案件968件,结案率为91%,在台山法院排名前列,为辖区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重要力量。
强化调查研究,精准提供司法服务。斗山法庭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联络代表听取意见建议、集中分析同类案件共性问题、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挖问题谋实招求实效。2023年以来,斗山法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调研法庭工作,收集代表委员关于强化村规民约指引、改善偏远乡镇学校的法治环境等意见建议共12条,并根据意见建议制定5个工作方案17条举措。近期,斗山法庭还集中分析近几年所有涉稻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走访调研涉案企业,并走进都斛镇“广东第一田”开展普法,实现2023年以来未有涉稻谷买卖合同相关纠纷发生。
强化法护营商,助力大湾区建设发展。斗山法庭充分结合区位特点,重点服务湾区项目建设,努力在构建大湾区更加开放、透明、包容、便捷的民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上贡献法庭力量。2022年至今,斗山法庭实地走访辖区企业超60家次,为企业申请贷款、复工复产提供精准的司法服务。今年初,斗山法庭高效调解5起涉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土地征收案件,助力顺利推进。近期,斗山法庭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了大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一食品企业厂房建设的欠薪纠纷,确保厂房建设如期推进。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强化“庭所共建”,下好法治联手棋。斗山法庭本着“优势互补、实效高效”的原则,以落实多元化解纠纷为主线,2022年10月与辖区内的斗山司法所、都斛司法所、赤溪司法所建立“庭所共建”常态化联动解纷机制,有效整合法院和司法部门的资源,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机制建立之初,斗山法庭与司法所联合调解一起涉农案件,促成18民农户就追讨稻谷款项一案与某农业科技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庭所共建”机制建立以来,斗山法庭对接司法所联调案件50余宗,成功43宗。
强化调解队伍建设,高效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至今,斗山法庭对9名特邀调解员开展多次培训,法官刘伟更是与特邀调解员分享高效调解的“独家秘方”。斗山法庭还创新工作方法,赋予特邀调解员下乡送达、联系村居等更多职能。2022年至今,斗山法庭超70%的案件在诉前联调阶段已完成送达及诉前调解的相关工作,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极大提高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对调解不成转为诉讼的案件,斗山法庭也能快速完成送达工作,有效缓解“送达难”问题,有效缩短诉讼时间。
强化点面辐射,共创和谐稳定社会。2022年,斗山法庭与斗山镇莲洲村委会共创“无讼村居”示范点,定期开展司法服务外送服务,并设立诉调对接和诉讼服务工作站点。2022年至今,斗山法庭向莲洲村开展普法宣传16次,普法受众辐射面超2000人次。斗山法庭还以莲洲村“无讼”村居为圆心,向其周边村居、乡镇辐射,提高整个辖区内的法治环境。2023年至今,斗山法庭受理诉讼案件417件,同比下降6.3%。
【撰文】叶芷晴 关艳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