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做好2023年江门市产业工程师“青苗”研学活动,日前,开平市委人才办召开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见面座谈会,促进清华大学研究生与实践单位沟通和联系,确保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据悉,江门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经前期实践岗位征集、岗位报送和清华大学研究生选报等程序,最终确认12名博士研究生到江门市参与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工作。其中,4名博士研究生被安排到开平市百合镇人民政府和银都拉玛(开平)高性能纤维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会上,开平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了开平市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并与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实践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谢开平提供宽广的干事舞台和贴心的服务保障,决心在实践单位专心研究,圆满完成实践任务,确保交出满意的答卷。
双方进行座谈交流。 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开平市委深入实施“人才倍增”工程,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希望人才工作部门要落实聚才重才之本职,与实践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环境;实践单位要履行爱才用才之责任,安排导师辅助实践学生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给他们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给舞台,为其搭建干事平台。同时,实践学生要发挥助推引领发展之作用,围绕实践项目课题沉下身子、突出重点、深耕细研,密切与项目导师、干部群众的联系,力争顺利完成实践项目。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推动。近年来,开平一直致力于为开平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创造条件,与博士人才实现多形式合作。目前为止,开平市共有各类博士博士后科研载体21个,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华南理工大学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我们将继续履行好人才管家义务,联合市委人才办为对接项目双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清华学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推动实践活动出成效。”开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何洁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