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楼瞭望④群策群力防范救援避免汛期留悔恨

南方+ 记者

当前我省正值汛期,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实重点部位安全管控措施,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灾情能及时开展抢险救援。

“汛期”是指江河水位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升时期,每年春夏交替之际到来,广东汛期一般出现在4月至10月。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发布通知称,全省于3月27日正式进入2023年汛期。

汛期大都会出现雷电、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同时也可能导致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

在汛期雨量较多的粤北山区韶关等地,除了防御暴雨影响,还应注意雨水过量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提供精准预测预报,摸清灾害情况,提前研判、及早预警、超前部署,确保防范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紧盯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地质灾害、山体滑坡、交通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做好重点河流、重点区域的风险防控,防范化解地质灾害,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各项防御应对措施,坚决迅速转移沿河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点等危险区域群众,确保应转移人员全部及时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

近期发生的凶险事故便让人惊魂初定:6月24日晚9时左右,3名徒步登山爱好者在乳源大布镇阎头山谷底被困,大雨倾盆而下,山谷水位持续上涨,极有可能暴发山洪,情况十分危急。

乳源消防救援大队和大布镇干部接到报警求助信息后,迅速组成19人搜救队伍在雨中连续奋战14小时,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获救的3名登山爱好者放声痛哭地说,如果没有搜救队伍,他们3人可能再也出不了山了。

这一事故足以说明,公众也要及时关注气象信息,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安全防范,谨慎出行,远离危险区域。提高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否则,惨祸酿就,悔之晚矣。

汛期雨雾天气多,能见度低,道路湿滑,要特别注意防范交通事故风险。4月5日,发生在韶关的强降雨强对流天气,便导致韶关全市32处公路中断。

汛期,水上交通也须注意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各地居民和各行业要注意防御局地雷击和短时大风容易导致的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倒塌等灾害。

汛期,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玻璃栈桥(道)等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也明显增加,各相关单位要牢记设备安全使用知识,防止出现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

汛期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来得突然,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力量排查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点等,发现隐患,及时整改。4月19日,韶关市区凤凰路段涵洞附近和朝阳路部分路段的暴雨积水,便导致车辆通行缓慢或无法通行。

汛期城乡积涝地区一时半会儿难治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根据研判结论,向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预置抢险救援队伍和装备,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快速处置、科学施救争取时间。

汛期还要加强山边铁路沿线、容易过水桥梁、隧道涵洞等重点区域巡查力度,发现险情,迅速报告,及时处置。

汛期也是社会舆情易发期,相关部门务必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认真细致做好有关工作,注意预防歪曲事实的恶意炒作。

撰文  蒋才虎

漫画  简仁山

亲爱的读者,众声喧哗中,期待在这里与您目光交汇、思想交融。

电邮:3272348995@qq.com

传真:(0751)8882141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