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开业即爆满?前海山姆掌握了“流量密码”

南方+

01:16

为啥开业即爆满?前海山姆掌握了“流量密码”

距离前海山姆旗舰店开门营业已过去3天,这座被誉为“湾区最大”独栋的山姆旗舰店不负众望,成为深圳“人、从、众”的又一网红打卡点。

上架不到半个小时便被一抢而空的“巨型杯面”、商场停车场未到上午8点便排长龙、仓储式的购物空间内摩肩接踵……有不少网友调侃,“难道深圳人都不用上班吗?”还有网友回应,“不要小看那些穿着拖鞋的大叔大妈们。” “深圳人真有钱呀。”

在各大商家都绞尽脑汁吸引顾客时,前海山姆“受宠”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在开业前夕,前海山姆旗舰店接受南方+采访时就表示,山姆希望通过意想不到的新品,让会员感受寻宝式的购物体验。

从开业前几天情况来看,该店的“火爆”确实让大家看到了深圳消费者的热情以及深圳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全国各地“铆足劲”拼经济的背景下,这也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新奇特”的“寻宝式”购物体验、“网红式”“狂欢式”市场操作方式,对刺激消费者打开钱包是行之有效的。

策略1:主打一个“新”字

前海的山姆旗舰店在策略上主打“本店才有”以及“本店首发”。比如高度45厘米、内装24个小型杯面的“巨型面桶”,首次亮相、为会员介绍如何制作牛排的“山姆厨房”,全国限量3600套的轩尼诗茅友公社联名礼盒,儿童玩具齐天大圣款的变形机甲,UNICARE复古邮差包……“饥饿营销”的打法向来有之,但不得不说的是,在新品推向市场之前,没有人知道会面临“饥饿”还是“冷漠”。显然,深圳消费者对“新”“奇”产品接受度高,加之代购对潜在网红产品“快准狠”的热炒,这些新品“面市”便成为了“香饽饽”。

策略2:让吃“在地化”

作为外来品牌,在前海山姆店,却可看到海南文昌鸡、蔡澜点心等深圳消费者偏爱的美食,以及加拿大圣劳伦斯湾的松叶蟹、平均单个重量超过25斤的超大西瓜等食品。而这些产品,正是门店特别考虑到大湾区会员的饮食习惯而进行调整的。“尤其是在深圳这样快节奏、年轻的城市,快手菜会尤其受欢迎,会员将在前海店看到很多商品,如空运到店的头茬松茸原箱、盐磨鲍鱼等。”山姆会员商店深圳前海店总经理李高原表示。

策略3:购物体验“寻宝式”

从极具收藏价值的名酒、价格高达6位数的足金花丝龙船摆件,到具有新意、乐趣十足的黑科技电子产品,譬如追觅机器狗等,山姆并不仅仅将购物当成购物,相反增加了诸多人气元素。比如,艺术品展示区首次亮相,会员可欣赏和购买到多个知名艺术家的版画和潮玩新品;在门店逛累了,也可以到体验区“开赛车”、玩VR,体验游戏的快感。门店此前亦表示,还有很多很难在别处发现的玩具、服饰商品,这些商品正是为了带来出其不意的惊喜感。

策略4:网红+主流媒体助推

小南关注到,前海山姆店在开业前,便特地设置了“开放日”,邀请多名热门内容创作者和媒体团前来打卡体验。门店开业前夕,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就已有多条“种草”内容和购买攻略,不少博主甚至列出了必买购物清单。与此同时,来自各大主流媒体的媒体团也进行了长枪短炮式的报道。“遍地新闻”的曝光方式,也将深圳人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当然,无论怎样的策略,都离不开山姆深耕中国市场多年来对中国消费者的洞悉,和对当地顾客消费偏好的“拿捏”,这也不难诠释其门庭若市的原因了。“中国第一家山姆于1996年在深圳开业,深耕中国市场27年,我们一直希望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提高生活品质的差异化商品。”李高原说道。

【撰文/部分图片】蔡敏玲

【拍摄/剪辑】刘玳杞

【图片】小红书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