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1年,东莞寒溪河又有了龙舟景

南方+ 记者

6月29日,农历五月十二,碧水蓝天、烈日灼灼,东莞寒溪河畔石步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起,龙舟景文化日活动开始了。

这是时隔21年,石步村第一次正式举办大型龙舟招景活动。年逾古稀的邦叔站在人群中,笑得格外灿烂,曾经他是村里最厉害的舵手。世纪之交,伴随着东莞工业化的腾飞,寒溪河的水质开始变差。

2003年,因寒溪河水污染严重,石步村的龙舟活动偃旗息鼓了。没想到,这一停就是21年。

今年,龙舟赛在东莞火热上演,经过治理的寒溪河也迎来了传承文化与历史的龙舟景文化日。

寒溪河流域“兄弟”龙舟队再聚首

“龙舟景是历史上就传承下来的,今天好多同乡的兄弟都来了,参加我们的龙舟景,我爸爸很早以前就在寒溪河扒龙舟,我就传承了下来。今天又能重新看到龙舟景,很激动!”邦叔说。

石步“当景”做东主场,当天上午,横沥镇的一条“小龙”率先来“趁景”。

随后,寮步向西的向南村民小组一条“大龙”踏着鼓点迎风而来。

中午过后,来自茶山等地的另外4条龙舟纷至沓来,像过去一样,石步村民在犒舟处摇着系红布条、带绿叶的竹枝,招呼寒溪河流域“兄弟”龙舟队,这是阔别21年后的欢聚。

“1984年,我们石步就已经开始有龙舟景,那时候石步没有龙舟,但其他地方的龙舟会来石步趁景。”龙舟爱好者陈广标提到。

今天,邦叔再次站到熟悉的船尾,儿子陈广标也主动接力“这支桨”,祖孙三代皆是划舟好手,要将石步的龙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生态治理助力延续龙舟文化

2000年前后,由于工业化造成的水质污染,寒溪河水质开始变差,经过长时间治理,直到2022年,看到寒溪河的水质变好了,生态环境也变好了。

“2022年五一期间,同学聚会提起了龙舟景,当时,就拍板决定做一条龙舟。”2022年9月,石步村一群同学自发采购了一条新“中龙”,并在寒溪河举行游龙活动,当时还吸引了茶山镇沙墩村龙舟队的两条“小龙”一起助兴,而陈广标就是发起人之一。

正如他所说,生态环境好了,大家重新提起了村子里消失了21年的老传统——石步“当景”,于是,有了今天寒溪河上龙舟盛景的重现。

“经过‘四清理’和近几年的雨污分流工程,生态环境变好,河水也变得更清澈了,在这群热心村民和龙船爱好者的大力推动下,今年成功恢复了龙船招景,将这个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石步村党委书记陈俊栋说。

“2002年,我才4岁,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石埗码头看龙舟,现在我25岁了,终于又可以看到久违的龙舟景,而且我自己也第一时间报名做了划手。” 90 后龙舟爱好者温礼禧希望把家乡的龙舟文化、龙舟精神传承下去。

过去,寒溪河上锣鼓喧天,各村的龙舟在河面穿梭、竞逐,健儿们振臂飞桡,这是石步人记忆里的传统。

时隔21载,龙舟重新在寒溪河上激起新的浪花,这是石步民俗文化的血脉传承,穿越时间的藩篱,克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的寒溪河上,演绎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旧交织。

南方+记者 章倩倩

寮步文化服务中心供稿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