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考放榜。珠海新锐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简称“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再次受到关注:600分以上6人,580分以上29人,特殊类型分数线以上人数149人,本科线上人数799人。
600分以上的6名学生中,中考时,有4人分数在500分以下。在去年首届毕业生中,多名学生经过努力,最后圆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名校、优质校。高中三年前后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超强加工能力。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拥有如大学般的校园环境。
今年,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将首次开设创新教育实验班(下称“创新班”),4个班招收120名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订单式课程、导师制护航,助力更优质学生冲进“双一流”高校。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整体情况及创新班运作模式请戳“附”有诗书气自“华”!中考招生线上咨询会(珠海华附专场)详细了解。
小班化教学
助力优质学生冲进“双一流”
2023年秋季学期,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将在高一年级开设4个创新班,面向珠海市招收拔尖创新人才120名。
创新班依托优质教育资源联合举办。该班按物理类、历史类专业方向划分,分别命名“卓越班”“博雅班”。创新班非学校单独举办,而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及其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资源联合举办。实验班背后有强大的高校及其附校资源支撑,是发挥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长,整合校内外资源,助力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校园一角。
创新班师资实力雄厚。华中师大珠海附中选调经验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建创新班师资团队,并聘请高校知名教授、华中师大一附中名师等为教学导师,整合教育资源优势,在师资、课程和管理上优化配置,探索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速。
授课方式有所优化。与普通班级授课有所不同,创新班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与项目式学习形式开展教学,将“培优”“竞赛”“强基”相结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能力并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获得国家头部高校录取资格。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校园一角。
他们成长故事
彰显新锐学校超强加工能力
精雕细琢方成器,千锤百炼功始成。第二届高考中,6名学生拿到超过600分的优异成绩,29名学生拿到580分以上。三年前,他们进入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录取分数线471分,最高分525分。
中考480分的陈嘉诺今年高考考了627分(物理类)。
“在华附的三年时光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物理类高三学生陈嘉诺今年高考成绩为627分,毕业于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的他,三年前以480分的中考成绩进入该校。在他的感言中,感谢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感谢兄弟姐妹们与我一同挑灯夜战,感谢三年来众位恩师予我谆谆教导,感谢学校领导为莘莘学子的学程统筹规划……”
毕业于前山中学,中考分数476分的吴恺涛,在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学习时选择历史方向,今年取得612分的优异成绩。
毕业于前山中学,中考分数476分的吴恺涛,在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学习时选择历史方向,今年取得61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全校历史类考生第一名,在全省排2004名。他激励初三同学多选择华附,过“乘风破浪,所向披靡”的高中生活。
去年,华中师大珠海附中输出首届毕业生,当年以培养出79名特殊类型分数线以上考生而惊艳全城。首届毕业生中,多名学生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等“985”“211”高校。如毕业于紫荆中学桃园校区、中考分数494分的冯雨欣去年高考成绩602分(历史类),考入位于武汉的“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
中考分数494分的冯雨欣去年考入位于武汉的“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
2019年初中毕业于珠海十中,中考分数525分的张宝国感慨,在进入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能考上“985”,但三年时间让这个遥不可及的奢望变为现实,最后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华附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负责任的老师们是我通向更高学府的坚实后盾,让我能够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张宝国说。
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前的张宝国。
南方+记者 冉小平 王韶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