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目标!5到8年内,将五指毛桃产值做到50亿!

河源日报
+订阅

进入高温多雨的夏季,源城区源南镇的五指毛桃中药材GAP示范基地里种植的“金手掌”——五指毛桃迎来了快速生长期。五指毛桃,因叶子长得像人的手掌而得名,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深受广东人民喜爱。

五指毛桃中药材GAP示范基地里的五指毛桃长势良好

五指毛桃中药材GAP示范基地是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建立的五指毛桃种植示范基地之一。多年来,该公司专注从事五指毛桃产业链的创新研发,建立完善了GAP产业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中药材产业化体系,并获评(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南药五指毛桃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研发投入加码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主要经营营养食品和中药饮片的加工、销售及中药材种植。长期以来,该公司得到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医学技术支持,并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具有较强的研发力量。目前,该公司五指毛桃GAP种植技术研究、五指毛桃提取加工技术研究、五指毛桃健康食疗产品研究等方面研发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产品通过了药品生产GMP认证,食品生产SC认证,罐头食品、代用茶、汤料3个系列食品生产HACCP体系认证。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按销售额不低于7%提取研发费用,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分别与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建立了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和河源市中药产业研究院,不断加大五指毛桃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探索开展五指毛桃农业+工业+研学+科普+药膳农场+旅游等新业态。同时,该公司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共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22项,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市科技局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专门请专家到公司进行专项辅导,提供政策解读和资金支持,并结合企业实际对申报的注意事项、关键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立民介绍,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该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荣誉感不断提升,为企业招商引资、融资和申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开展GAP产业化种植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结构

要开发一种产品,首先必须解决优质原材料问题。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便着手成立了五指毛桃GAP种植部,开展五指毛桃野生转家种示范区和种植繁育技术研究。经过两年多艰苦实验,该公司攻克了五指毛桃种植育苗难关,解决了五指毛桃野生转家种这一制约五指毛桃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这项技术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被省科技厅授予五指毛桃种质资源库称号。

种子育苗难题解决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推广产业化种植。通过探索,该公司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专业户)”等模式,在我市各县区都建立了五指毛桃GAP基地。至2022年,该公司共合作建立了五指毛桃GAP基地5000多亩,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五指毛桃一直是岭南地区人民的煲汤佐料,但缺乏深加工产品,极大地限制了五指毛桃产业的发展。”陈立民介绍,在市科技局的指导帮助下,2016年,该公司顺利组建了广东省南药五指毛桃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以攻关五指毛桃产业技术发展难题,为五指毛桃深加工研发与产业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该公司申报的“五指毛桃黄精口服液新产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成功获得省科技专项资金立项,帮助企业解决了五指毛桃深加工提取这一技术瓶颈,大大提高了五指毛桃的附加值。现该公司已开发各种规格品种包括营养食品100多种,年整体销售额超3000万元。

陈立民表示,该公司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更多产品,进一步优化五指毛桃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五指毛桃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种植规模,争取5—8年内在我市推广种植五指毛桃5万亩,将五指毛桃做成50亿元经济产值的重点产业,为实施“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陈思芬

编辑:黄永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