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这些红色地标,你都打卡了吗?

南方+

台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百年间,革命志士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红色遗产,至今仍指引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近年来,台山市实施文化提质工程,让侨乡红色资源“活”起来。台山精心保护修缮红色文化遗址,深挖红色资源,将传承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紧密结合,先后完成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同时,建设了多个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情景体验、主题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可观可感。

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南方+客户端台山频道挑选出了台山各地共11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每一处地标,都代表着一份独特的红色记忆。等你来打卡!

1. 台山市博物馆

台山市博物馆是一所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三级博物馆,1988年由旅港乡亲黄炳礼捐资建成开放。

目前馆藏藏品达9000余件(套),馆内设古代巨型木锚、铁大炮、水轮发电机组、歼五喷气战斗机等景观及《大海将星——陈伟文将军事迹展》《埏埴流光——台山博物馆珍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特展》等展览。

台山市博物馆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宣教活动,搭建传播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平台。近年被评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团体参观请提前24小时预约。

联系电话0750-5524045

2.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历史博物馆,楼高 6 层,设有影视厅、咖啡厅纪念品商店、粤读吧、接待厅等公共区域,2020年8月29日正式开放。

展厅以华侨文化、城市规划展示为主要内容,运用实物、图片及影视等方式展现华侨文化与历史故事,整合浓缩侨乡历史、特色民俗文化,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让观众直观了解台山社会经济建设和侨乡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江门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团体参观请提前24小时预约。

联系电话0750-5581886

3. 李凌生平事迹展

李凌是我国著名的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历任中央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近年来,台山市四九镇委、镇政府深挖李凌红色文化资源,修葺李凌故居,并利用李凌母校东升小学,设置李凌生平事迹展,打造成具有台山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

李凌生平事迹展分六个部分展示李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远赴延安,踏上革命道路,在统一战线、音乐战线、教育战线上奉献一生的红色历程。事迹展通过大量珍贵实物资料、图片以及LED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全方位展现李凌对我国音乐事业的重大贡献。

李凌生平事迹展2021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7500余人次,举办活动530场次,其中开展“音乐党课”“新春音乐会”等艺术类活动7场。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下午2点30分至5点30分开放参观。

4. 西村革命烈士公园

西村革命烈士公园由英雄纪念碑、烈士墙、团防碉楼和致敬广场组成,是白沙西村人民纪念缅怀革命烈士的重要场所。

1939年6月,中共西村党支部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从此西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使西村成为台山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西村有18位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西村革命烈士公园主要记载黄美英、黄伯衡等18位烈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是白沙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等的重要场所,在2022年被评为台山市党员教育基地。

5. 李云扬、伍乃茵生平事迹展

李云扬、伍乃茵生平事迹展以人物生平为主线,回顾李云扬、伍乃茵夫妇与革命烈士林基路等同志共同坚持革命理想的一生。

李云扬、伍乃茵伉俪以革命为家,丈夫李云扬1913年出生于冲萎镇西坑南和村,1935年暑期与伍乃茵一起到日本留学,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二人结为终身伴侣。1936年,两夫妇由林基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工作,后赴延安,又到新疆天山南麓的小县城里支持当地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又将所有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中。

近年来,冲蒌镇重点对南和村进行建设和活化行动,一是对原有村庄环境基础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建设李云扬、伍乃茵生平事迹展,根据收集整理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布展宣传,用以展示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家国情怀。

目前,南和村正常对外开放。李云扬、伍乃茵生平事迹展采取预约制参观,电话5238765。

6. 大纲村

都斛镇大纲村红色资源丰富,依托林基路故居、林基路纪念公园、林基路生平事迹展、都斛镇委党校、中国共产党台山历史展览、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馆等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林基路是台山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他原名林为梁,都斛镇大纲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受党中央派遣赴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担任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教务长、阿克苏专区教育局局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等职务。1939年6月至1941年5月担任库车县县长期间,林基路严惩贪官污吏,废除苛捐杂税,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兴办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被当地群众称为“爱民县长”和“林青天”。1942年9月,林基路被盛世才软禁,逮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囚徒歌》。1943年9月,林基路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在新疆被秘密杀害,年仅27岁。

大纲村是中组部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是台山市“多彩台山 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文化段重要节点,结合周边的“胜利大营救”东滘口纪念地、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

7. 南粤古驿道·海口埠

海口埠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与端芬河汇合处,最早漂洋过海到各地谋生的端芬人,均从海口埠码头搭乘驳船到广海湾换乘大船出洋,端芬人习惯把河叫做海,故称此处“海口埠”。

海口埠以银信文化、侨乡文化为特色,修复并建设了纪念广场、银信柱、银信博物馆,以及海口埠至梅家大院6.3公里河堤观光道、陆路7.5公里古驿道。其中,海口埠码头银信广场的20根银信柱用648烧制的银信瓷片建成,银信博物馆于2020年完成恒展布展工作并对外开放。

据了解,海外五邑华侨爱国爱乡,为了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往往倾囊而出,甚至积极回国充当士兵。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和侨眷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源源不断地输入侨汇投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近年来,端芬镇加大对海口埠的投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推进台山市海口埠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海口埠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省宜居环境范例奖、“打卡广东红”地标、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

开放时间全天,其中银信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30—12:00,14:00—17:30(17:00后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8. 台山滨海松苑

台山滨海松苑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隆洞革命老区隆文圩,是一个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革命历程为主题,以弘扬红色文化基因为目的的党建教育基地,旨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后代。

据了解,滨海总队成立于1949年1月,它的前身是“台山第三区抗日联防大队”,这支革命队伍自1944年从新会西进台山以后,在大隆洞建立游击根据地,1945年2月底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队伍由小到大,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番号变更,最后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一千五百多人的革命武装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

台山滨海松苑2020年被评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评为江门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8年被评为台山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台山市标志性革命纪念设施,也是端芬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活动培训的重要现场教学基地。

预约电话0750-5355262;可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

9. 海永无波公园

海永无波公园位于广海镇海波路,全天开放,是广海镇著名历史文化景点,由靖澜亭、海永无波石刻、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烽火台等组成,其中海永无波石刻、烽火台是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海古卫城珍贵的海丝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公园内一块紫花岗巨石上,刻有“海永无波”四个大字,这是广东省著名平倭纪功石刻,记录了沿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团结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英雄气概。

广海镇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墓、纪念碑位于广海镇海永无波公园内。烈士纪念墓是广海镇人民公社为纪念1950年在南湾进行渡海作战训练期间和解放南鹏岛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而建,现存放着34位解放战争期间在广海地区牺牲革命烈士的遗骨。纪念碑于1965年建成。

海永无波公园于2021年被评为江门市国防教育基地。近年来,广海镇依托其打造“海永无波”课堂,组织开展系列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全面发挥海永无波公园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应有的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

10. 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深井圩,旧址原为台山县人民政府办公楼。1949年5月25日,台山县人民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为纪念台山县成立的光辉历史,深井镇政府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修葺利用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与深井革命烈士纪念碑、深井镇委党校、深井驿站串联起来,完成风格统一、配套齐全的升级改造,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建设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情景体验、主题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

目前,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对旧址联排房屋建筑外立面做了修旧如旧的保护处理,建筑整体呈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如今,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成为越来越多的机关团体开展党建活动的选择,被认定为“台山市党员教育基地”,带动了深井红色旅游经济发展。

据了解,红色是深井最厚重的底色。深井镇是江门市面积最大的革命老区镇,是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所在地,是台山市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多年来,深井人在红色革命精神指引下奋力拼搏,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线路,让深井这个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预约电话:5766299,可预约参观的时段是工作日的上午8:30至12:00,下午2:30至5:30

11. 下鸡罩山烈士陵园

下鸡罩山烈士陵园,位于川岛镇下鸡罩山半山腰,主要由祭扫平台和下鸡罩山烈士墓地组成。下鸡罩山烈士墓地埋有20世纪50至60年代驻上、下川岛为国防建设牺牲的军人约49人,其中16名烈士收录在《广东省烈士名录》中。

为了方便群众前来瞻仰和祭奠,让更多人接受本地红色文化的洗礼,让本地红色资源焕发生命力,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川岛镇联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先后三次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完成上山道路、扶手栏杆、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宣传墙和祭拜平台的修建,建设为下鸡罩山烈士陵园。目前,川岛镇下鸡罩山烈士陵园已基本建成,可供群众开展祭扫、参观学习活动。

川岛镇充分利用下鸡罩山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瞻仰革命英雄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永远跟党走”和“930烈士纪念日”等主题活动20次以上,让广大党员干部全方位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台山将继续让侨乡红色资源“活”起来,让广大党员群众探访“红色印记”,铭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留下的印记,不忘来时路,开创时代新局面。

【策划/撰文】叶芷晴

【设计】区瑞香

【图片】台山市博物馆、四九镇、白沙镇、冲蒌镇、都斛镇、端芬镇、广海镇、深井镇、川岛镇、陈惠婷、南方+记者 杨兴乐提供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