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智”变新风景,“数”立时尚风|广州垃圾分类处理一线报告

南方日报 南方+

镬耳山墙,青砖黛瓦。

在海珠区滨江街草芳围,垃圾分类和岭南特色文化“交上了朋友”,一座岭南特色垃圾分类投放点,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环卫工人小憩、分类宣传窗口多种功能于一体。

智慧“大脑”,见“圾”行事。

在南华西街,有一个智慧“大脑”,只要“看”到有垃圾落地、垃圾箱溢满的情况,就会在管理后台自动预警。

党建引领,久久为功。

海珠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区、街、社区三级联席会议统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

小小的垃圾桶,蕴含生态文明大理念,也是检验基层治理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关键小事”并不小,往往承载着“国之大者”。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海珠区按照“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要求,连续多年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点提质工程,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已建成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1827个,其中城中村区域244个,高标准打造厢房式投放点309个,推动创建三批星级投放点258个。

从率先提出厨余垃圾“破袋投放”要求,到垃圾分类被全市复制推广的“海珠经验”,再到超1800个投放点都有专属方案,海珠以“智”提质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让生态文明之花悄然绽放,为超大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写下生动注脚。

垃圾“拉风”

星级分类投放点成新风景

“现在社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连垃圾分类投放点都精心打造,看到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丢垃圾时心情都变好了。”

“‘时尚屋’不仅外观独具岭南风格,与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底蕴相称,内部设施也很齐全。”

让居民耳目一新的是南华西街道碧蓝映居旁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青砖黛瓦,扇形雕花窗,这一岭南风格古朴建筑,很难让人将之与“垃圾”联系起来。

投放点内部也暗藏玄机:采用了厢房式投放箱体,配有红外感应开关,居民不用触碰投放口,即可自动打开,还配备了语音播放器,只要居民靠近,就会自动播放垃圾分类相关指引。

在海珠,像这样“外有颜值,里有内涵”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还有很多,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研发闭合式新型垃圾分类桶,巧妙地将垃圾桶“藏起来”。

近年来,海珠区严格推行落实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建成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1827个,其中城中村区域244个,按照“一点一册”标图建库,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综合统筹市、区经费对投放点进行优化提升,高标准打造厢房式投放点309个,推动创建三批星级投放点258个,居民投放环境大幅改善。

目前,1827个投放点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改善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问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大大提升。

连点成线,海珠区还建成沙园街、南华西街“老城区新活力”、琶洲街、华洲街“古村新貌”、素社街“岭南风情”等特色示范线路,持续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垃圾见不到了,小区像花园一样,整个人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幸福感更强了。”素社街居民李先生对素社街精心打造的垃圾分类示范路线赞不绝口。

用“红色”引领“绿色”的景观形象牌、利民又便民的党群小屋、满足居民休闲需要的主题公园……这一路线以兰蕙园示范小区为中心,把垃圾分类、党群宣传、便民服务、主题公园等融合在一起,改造对基立北街沿线周边进行综合优化升级,辐射基立新村、基立南、金汇和万寿北4个社区,惠及近2万人。

投放点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典型的老城区街道,海珠区存在环卫基础设施老化、环卫设施用地空间不足等问题。投放点升级改造既应满足社区居民投放需求,也需方便日常环卫作业,还要因地制宜适应环境,这些都需要协调多方、充分考虑和细致研究。

海珠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分类投放点的选址、设计等阶段中都需要动脑筋、下功夫,用智慧解决问题。

在选址阶段,各街道以垃圾分类联席会议为平台广泛征求街坊意见,倾听邻里心声,对全区分类投放点全面排查梳理,建立“一社区一档案”,根据居住小区的空间布局、人口、垃圾产生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投放点选址和建设方案,努力让更多居民满意。

比如在凤阳街道的逸景翠园,历时一年半,针对垃圾选点的座谈会就开了超30场,最终确定了6个垃圾投放点。

在设计阶段,海珠区将垃圾分类投放点施工改造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社区微改造结合起来,让投放点融入社区景观,巧妙地把垃圾桶“藏”起来,让街角分类投放点变身为街角口袋公园。

见“圾”行事

科技赋能设施精细化管理

在南华西街,有一个会见“圾”行事的智慧大脑。

这个“大脑”只要“看”到有垃圾落地、垃圾箱溢满等情况,就会在管理后台自动预警,后台管理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附近环卫工人或者机动巡查人员,前往对应的垃圾投放点处理。

这个智慧大脑是智慧监控系统,搭载智能AI摄像头之“眼”,搭载智能算法,对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目前这套系统已实现对南华西街79个垃圾投放点位情况、垃圾投放日常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监督和监控。

“通过使用高清摄像头采集数据,该系统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监督闭环,解决了以往人工监管时效性差、成本高的痛点,减少垃圾落地、堆积等问题,确保各垃圾分类投放点保持干净、整洁。”南华西街道办事处四级调研员洪文湘介绍。

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海珠区坚持科技赋能,试点搭建信息化平台,在451个投放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利用“技防”+“人防”模式不断促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实现投放点位智能化、便利化、清洁化改造提升。

为了全链条降本增效,线上在发挥智能语音提醒、远程查看、远程喊话功能解决垃圾落地、垃圾满溢等问题的基础上,海珠区充分利用档案中心作用,与公安、综治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快速回溯、事后查证,使偷倒余泥、建筑垃圾等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而在线下,海珠区推动物业小区投放点建立分级分层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点位管养、桶点保洁、垃圾清运、桶边督导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提升行动,联动住建部门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同步建立投放点黑白名单机制,对设施不齐全、保洁不到位、分类效果差的小区开展精准督导,推动物管小区投放环境全面优化。

比如在滨江街,该街道分层次、分类型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群、责任单位工作群和不同片区物业小区工作群等,由专员管理、网格化督导。

每天早、中、晚,物业负责人传投放点照片,按时打卡;网格督导员动态巡查,通报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形成闭环;对小区基础差、管养水平低、整改不彻底的投放点,街道安排优秀守桶员驻点展开帮扶,并由属地社区挂点,落实日常监督指导。

海珠区南华街也建立环境卫生巡查机制,在每天9时至21时之间,每间隔一小时对各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巡查,并安排专人守点站岗,引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普及万家

精心服务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走进海珠区沙园街科普乐园,一条四色特别跑道上,孩子们欢乐地奔跑着。跑道一旁的滑梯等游乐场所均采用和垃圾分类四种颜色相匹配的风格设计,和谐地组成了小朋友们的游乐场地,这是广州市首条垃圾分类主题趣味跑道;

“这个房子好漂亮,里面还有很多科技设备,我们进去体验一下。”在“海珠区新时代驿站·新时尚”,创新运用弧幕LED、地面沉浸式游戏、电子触摸屏等体验方式,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

在这样寓教于乐的科普下,垃圾分类成了居民的肌肉记忆,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海珠深知,只有让群众参与,才能在基层形成共治共享的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海珠区用活“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区、街、社区三级联席会议统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

海珠区赤岗街构建“大党建”格局,利用好赤岗红房子党建品牌“社区宣讲团”力量,深入社区等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培训;整合社区评议团、在职党员等深入居民户和商铺等开展“手把手教分类”活动,截至今年一季度共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32场,入户宣传29000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群众参与,用“绣花功夫”推动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走深走实。

在滨江街,垃圾投放点的选址建设充分听取居民意见,邀请居民参与方案设计,与居民开展了上百次的“谈判”,反复沟通,也遇到个别点位遭遇居民激烈反对,在建设过程中被推倒取消的,最终敲定当前的点位。

好事多磨,正是因为有了上百次“谈判”,从选点建设开始,居民就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在一次次沟通参与中提高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感和配合度,建成后良好的投放环境也增加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中,该街草芳社区投放点改造项目入选国家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投放点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居民朱阿姨开心地说:“垃圾桶少了,就意味着‘脏点’减少了,小区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住着太舒服了。”

为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海珠区还结合垃圾分类“百家讲坛”科普培训,有序推进“全民行动日”“五进”专项宣传,并积极利用新媒体组织开展“践行新时尚低碳我先行”主题月活动,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舆论氛围。2023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171场次,入户宣传33.30万户次。

延伸

努力绘就绿色新画卷

近年来,海珠区按照“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重点在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日常管养、促进分类收运、推动习惯养成等方面下绣花功夫,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海珠区严格推行落实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建成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1827个,其中城中村区域244个,按照“一点一册”标图建库,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综合统筹市、区经费对投放点进行优化提升,高标准打造厢房式投放点309个,推动创建三批星级投放点258个,居民投放环境大幅改善。全区平均厨余垃圾分类率约18%,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22%,其他垃圾同比减量1.12%。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

海珠区强化组织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区、街、社区三级联席会议统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管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

在顶层设计方面,该区制定《海珠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点》《海珠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方案》《海珠区第四批星级投放点建设方案》《海珠区物业管理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方案,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引。

为营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良好氛围,该区强化社区居委会、物管公司、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五位一体”协同联动机制,结合垃圾分类“百家讲坛”科普培训,有序推进“全民行动日”“五进”专项宣传,并积极利用新媒体组织开展“践行新时尚低碳我先行”主题月活动,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舆论氛围。

高标准升级打造星级分类投放点

为破解社区垃圾分类难题,海珠区高标准升级打造星级分类投放点。

该区将垃圾分类作为解决民生实事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着力破解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脏、乱、差等难点问题。通过优化提升垃圾投放点,打造特色厢房示范样板,高标准建设星级分类投放点等,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分类投放环境,提升居民参与分类投放积极性。

按照“一街一方案”,该区高标准建成258个兼具美观和实用的星级投放点,持续提升分类投放点“颜值”。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发闭合式新型垃圾分类桶,巧妙地将垃圾桶“藏起来”。采用红外感应开关,居民靠近自动打开,实现投放垃圾零接触,提升分类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提升投放品质,辐射带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按照特色引领、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海珠根据历史人文风貌,结合现代元素,建成沙园街+南华西街“老城区新活力”、琶洲街“古村新貌”、素社街“岭南风情”4条特色线路,让垃圾分类点从居民“厌恶”的角落变成“乐见”的街景。未来,结合分类投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科普教育等内容,该区将再打造6条示范线路,进一步展示海珠垃圾分类新时尚。

在优化投放点位方面,海珠按照“美化、亮化、绿化、方便、为民”要求,对全区1827个投放点升级改造,建立“一点一档案”合理确定点位布局,改善投放点环境,完善垃圾投放点遮雨棚、照明设施、洗手设施、擦手纸等设备设施,使垃圾有临时落脚的“家”,让居民投放垃圾更舒心、更愉悦、更方便。

高质量开展分类收运

为提高分类实效,海珠区严格落实“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车桶同色”,加强居住小区源头分类指导,提高居民厨余垃圾精准分类水平;全面规范辖内餐饮企业、单位饭堂、大型商业综合体餐厨垃圾收运管理,指导街道实施餐厨垃圾直收直运模式,做到餐厨垃圾应分尽分,厨余垃圾分类率持续提升,现已超20%。

同时,该区以贯彻落实重点行业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为契机,重点督促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单位加强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在辖内餐饮单位集中片区,试点推广“铃响车到、车到即收、收完即走”收运模式,力促餐厨垃圾应分尽分、应收尽收,有效提升精准分类率。

数读

海珠区已建成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1827个,其中城中村区域244个,高标准打造厢房式投放点309个,推动创建三批星级投放点258个。

海珠坚持全链条提升取得新进展、全方位覆盖形成新局面、全社会参与呈现新气象,全区平均厨余垃圾分类率约18%,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22%,其他垃圾同比减量1.12%。

2023年以来,海珠累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171场次,入户宣传33.30万户次。

南方+记者 吴雨伦

编辑 梅雅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