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打卡阳东红色地标,你去过哪几个?

南方+ 记者

作为阳江的革命老区,阳东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雅韶乡农会引导农民运动到恩阳台独立大队革命武装力量,阳东的革命先烈们留下了多处珍贵的红色遗产,一直指引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走一方旧址,重温一段历史,今年“七一”恰逢周末,不妨来阳东赴一场红色追忆之旅,打卡这些红色遗址。

“七一”打卡阳东红色地标,你去过哪几个?(可多选) 雅韶乡农会旧址 雅韶镇雅韶村 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 新州镇表竹村 福祥址—中共阳江县委旧址 雅韶镇平岚村 许氏宗祠—中共阳江县委旧址 东城镇丹载村 赤岗村革命烈士纪念室 塘坪镇赤岗村 林氏祖祠—中共阳江平岚党支部旧址 雅韶镇平岚村 新洲镇革命烈士陵园 新洲镇新洲圩 北惯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北惯镇北惯村委会仙人仰睡山 提交

雅韶乡农会旧址 雅韶镇雅韶村

县级文保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925年这里诞生了阳江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也是广东南路地区建立起来的早期农会之一,曾对阳江农民运动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阳江早期革命活动的一面鲜红旗帜。

雅韶乡农会旧址。钟盛 摄

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 新洲镇表竹村

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阳江市国防教育基地。1949年2月,中共恩阳台(边)县工委成立。同年4月,建立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代号黄海大队。同年5月10日,独立大队第二连(雄狮连)在表竹村成立,独立大队活动据点设址表竹村,并以表竹小学为活动根据地,成为活跃在恩平南部、阳江东部、台山南部的武装力量之一。

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 。钟盛 摄

福祥址—中共阳江县委旧址 雅韶镇平岚村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福祥社——中共阳江县委旧址位于雅韶镇平岚村委会福祥社6巷16号。1940年3月,中共两阳工委撤销,分别成立中共阳江县委和中共阳春县分委,中共阳江县委书记由张靖宇兼任,中共阳江县委领导机关设于平岚村林良荣的亲戚家里(今阳东县雅韶镇平岚村福祥社6巷16号。张靖宇以商人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安排许式邦到平岚小学任教以便进行领导工作,并先后安排何瑞廷、陆荣湘、陈佩瑜、曾素伟、陈修剑、周羡芳到平岚小学和笏朝小学任教,分别建立平岚和笏朝党支部,开展农村工作。1940年7月,县委机关转移到丹载村果子园。

福祥址—中共阳江县委旧址。钟盛 摄

许氏宗祠—中共阳江县委旧址 东城镇丹载村

市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0年7月,为了开展农村工作,建立一个巩固的农村据点,县委决定,将阳江县委领导机关从雅韶平岚村迁到党组织巩固和群众基础较好的丹载村,在那里开办合成殖牧公司,借以农场来掩护县委领导机关。

许氏宗祠—中共阳江县委旧址。冯果 摄

赤岗村革命烈士纪念室 塘坪镇赤岗村

1948年秋,武工队大队长姚立尹、陈冬带领一个43人的小分队到赤岗村开展游击活动,自此,赤岗村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活动据点。赤岗村革命烈士纪念室位于阳东区塘坪镇赤岗村,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于2012年12月建成,主要纪念钟景宏、林东、黎道雄、陈世伦、欧华贵5位革命烈士。

赤岗村革命烈士纪念室。钟盛 摄

林氏祖祠—中共阳江平岚党支部旧址 雅韶镇平岚村

县级文保单位、县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940年3月,县委机关设立在平岚村,直接领导平岚革命群众对敌斗争。当时县委书记张靖宇以“金山客”(到美国旧金山淘金的华人)、商人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同时打通平岚小学和笏朝小学校长的关系,安排许式邦、何瑞廷、陈佩瑜等人到平岚小学和笏朝小学任教,建立了平岚、笏朝两个党支部,积极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阳江平岚支部通过罢免国民党政权伪保长、选定先进分子担任保长,建立了“白皮红心”两面政权;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编练红色歌曲、阳江方言歌谣,巡演街头抗日剧,开展街头演讲,张贴革命传单,组织工人、农民参加夜校,建立尖山情报交通站,在当地营造了非常浓厚的革命氛围。

林氏祖祠—中共阳江平岚党支部旧址。关慧琼 摄

新洲镇革命烈士陵园  新洲镇新洲圩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缅怀解放战争时期恩阳台独立大队和其他部队在阳东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1953年,在中共阳江第三区党委和区公所倡导下,在新洲黑石岭坡上石块垒筑成碑纪念,安葬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高世能等19位革命烈士骨骸。1968年正式建新洲镇革命烈士纪念碑。1980年,扩建至2500平方米的陵园并修建围墙。1988年初阳江设市分县,中共阳江市阳东区委、区政府于当年重建新洲镇革命烈士纪念陵园。

新洲镇革命烈士陵园。冯果 摄

北惯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北惯镇北惯村委会仙人仰睡山

2021年2月被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为阳江市一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位于北惯镇北惯村委会仙人仰睡山,纪念碑长4米、宽4米、高11.5米。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正面刻有战斗场景的浮雕。碑内安放有烈士的骨骸。后面刻有碑文,记录着解放战争时期在合山、北惯、江城一带从事革命活动而牺牲的林仕宁、梁道成两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周围苍松翠柏挺立,守护着英灵,庄严肃穆。近年来,北惯镇人民政府切实保护好烈士陵园,并投入资金修通一条从山底通向烈士陵园的水泥阶梯路,方便清明节期间人们前来扫墓和参观学习。

北惯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关巧明 摄

北惯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关巧明 摄

【文字】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冯斌强 陈运恩

【平台搭建】李幔

编辑 李幔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