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伏天至,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机。此时,利用“三伏天灸”,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便可达到灸治、预防的效果。
“三伏天灸”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用于治疗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具有防病治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同时因费用少、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深受患者喜爱。
2023年三伏天灸贴药时间
伏前加强:7月01日(星期六)
初伏: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
中伏: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
中伏加强: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
末伏:2023年8月10日(星期四)
加强:2023年8月20日(星期日)
三伏天灸适应症状有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寒、腹胀等。
3、免疫系统及关节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等。
4、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坐月伤风、不孕等属于官寒证者。
5、其他:手足冰凉、怕冷、畏风等,阳虚体质及寒邪内盛体质。
注意事项
①禁忌人群
1.孕妇及婴儿;
2.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恶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等患者;
3.疾病急性发作期及加重期患者;
4.接触性皮炎、肤质脆弱极易过敏及瘢痕体质者;
5.急性发热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
②贴敷时间因人而异
建议每次贴敷时间成人30~60分钟,儿童时间酌减,以中度灼热感为度,切勿强行留置,易致皮肤表面形成水泡。若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应立刻取下药膏,严禁抓挠,可自行外涂烧伤膏。
③贴敷处潮红及微痒
属正常现象,切勿抓挠,易致皮肤损伤。
④贴敷后
易出现穴位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的现象,对背部肌肤色泽有严格要求者,请慎重考虑。
⑤贴敷当日
可洗温水澡(忌冷水或水温过高),贴敷部位只可用清水洗涤,勿用肥皂及浴液搓洗。
⑥贴敷时间过长易致皮肤水泡形成
(具体时间因体质及皮肤情况而异)
小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忌抓挠,避免皮损感染。大水泡,应保护创面,切勿抓破,尽早至医院处理。
⑦贴敷期间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
中医特色治疗——棍针拨筋疗法是一种在患者自身感到疼痛的部位,用棍针施力,按揉、推拨等手法,使患者肌肉神经立刻解除痉挛,疼痛消失的一种技法。它的核心诊断思路是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借助棍针的器械,开展非介入的外治法,从而达到以痛为腧,以外治内,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适用于各种痛症和寒症的治疗。
病症范围:头疼,颈肩腰腿疼,颈椎病,腰椎病,手足麻木,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腱鞘炎,富贵包等。
特点:
1、三效合一
集刮痧、推拿、针灸三种技法于一体。
2、见效快
不必服药,对症施术,往往一次调理症状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和缓解。
3、无副作用
棍针采用无创无痛的物理调理方法,在皮肤上操作,不伤及骨骼和内脏,既能治病又能保健。
4、应用广泛
棍针对颈肩腰腿痛一般情况下,马上见效,对内科、妇科、神经科、风湿科及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
中医特色治疗——“ 扶阳灸”,属于隔物灸的一种。在背部(督脉)及双侧膀胱经、腹部(任脉)行隔药灸,运用经络、生姜、药物、艾灸、发泡等综合作用为一体,具有通经活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心脑供血,平衡脏腑气机,调节神经机能,暖宫调经,扶正去邪,补益强身,激活免疫的功效。
中医特色治疗——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性治疗模式,在中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蛋白质磁化线(以线代针),起到"长效针感"、达到"调和阴阳气血、疏通经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穴位埋线对比传统针灸减肥优势
传统针灸需要基本上是每天1次或隔天1次的治疗模式这样患者由于工作、生活诸多的原因一般难以坚持疗程,而埋线减肥巧妙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埋线疗法将可吸收线体埋置在所需穴位,对穴位产生长时间刺激而产生治疗作用。一般7-10天治疗一次即可,并且做完治疗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非常适合繁忙的现代人的需求。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
1、埋线后6~8小时内局部禁沾水,不影响正常的活动。
2、局部出现微肿、胀痛或青紫现象是个体差异的正常反应,对线体的吸收过程相对延长所致,一般7~10天左右即能缓解,不影响任何疗效。
3、体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浅,埋线后可能出现小硬节,不影响疗效,但吸收较慢,一般1~3个月左右可吸收完全。
4、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女性在月经期、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时期尽量不埋线,对于月经量少或处于月经后期患者可由医生视情况“辨证论治”埋线。
5、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
6、以下不宜埋线: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热、结核活动期患者。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患者,对晕针、过敏性体质及对羊肠线过敏者。
7、埋线之后3~4天勿剧烈活动,如剧烈球类运动、跑跳、仰卧起坐等,埋线期间饮食:建议清淡饮食,勿过食辛辣刺激食物(羊肉、咸菜、泡菜、动物内脏、咸鸡蛋等)。
8、一般15天埋线一次,四次为一疗程。
(供稿:化州市总医院中医院 黄嘉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