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大规模核酸筛查,促使众多县域医疗机构建成了PCR实验室。新冠“乙类乙管”后,这些实验室将如何作为,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新命题。
拥有超过2000项分子检测项目的第三方医检企业凯普生物,在实验室运营和管理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集团将如何助力县域实验室转型升级,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检验?记者采访了凯普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谢龙旭博士。
医检技术越来越精准
更好支持临床决策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医学检验实验室进入了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时代。
谢龙旭介绍,数字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大大提高了各项检验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将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和国际化发展,与国际接轨。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不断发展,检测技术也越来越精准,为临床提供了充足的监测数据。“目前,精准医学检测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临床上用得比较多的一代、二代、三代测序,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治疗。”
在疾病方面,医检技术已可以参与个体化用药指导和诊断,“治疗肺癌、肝癌等肿瘤疾病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准检测技术,如二代测序,发现是否有突变位点,指导是否需要换靶向药。”谢龙旭说。
近年来,凯普医学实验室在不断加强技术平台能力建设,促进医学检验技术高质量发展。目前,可开展检验项目覆盖遗传代谢病、感染性疾病、分子病理检测、遗传与染色体分子病理检查、肿瘤检查、个体化用药代谢基因检测、内分泌检查、妇科检查等,并逐步新增遗传型非息肉性结直肠癌、肺癌抗原相关二项、卵巢癌两项、乳腺肿瘤标志物检测组合等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多样的疾病检测方案。
先进医检技术下沉基层
广东经验走向全国
如今,凯普生物在北京、广州、上海等重点城市已规划建立有超50家医学实验室,其中33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已正式执业运营。
谢龙旭介绍,凯普生物正逐步建立辐射全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网络,将先进的医检技术带到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端、精准、规范、前沿的医学检验服务。
实际上,凯普生物在提升县域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近年来已有多层次探索和成效,实现将全国经验引入广东,广东经验走向全国: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单基因遗传学疾病之一。地贫难治但可防,婚前、孕前和产前筛查可有效避免中重度地贫儿的出生。凯普生物与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合作共建地贫基因检测实验室,建立起市、县、镇三级防控网络,形成免费婚检、产前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三道防线”。2012-2021年间,梅州的重型地贫发生率下降93%,经验全国地贫联防联控工作中推广。
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耳聋风险、是不是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和易感者。2016年以来,凯普生物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在全市推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的联合筛查模式,4年时间,共筛查了超14万例新生儿,发现近5000例阳性患者。目前,凯普生物以佛山耳聋防控作为示范基地,在全国积极推动耳聋基因筛查。
为扎实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升区域优生优育水平,2019年起,凯普与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共建了潮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截至2023年初,完成耳聋基因检测和串联质谱技术筛查 48 项遗传代谢病样本共近 4.5 万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近 9.5 万例,改变了过往潮州地区出生缺陷防控落后局面。
除此之外,凯普生物在“将先进医检技术带到基层”方面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先试先行,如助力广东消除宫颈癌。“2009年开始,我们就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开展合作,推动广东两癌筛查,尤其是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6月底,国家药监局批准凯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简称“HPV12+2”)适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ASC-US人群分流。这是第一款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产品,将有助于规范筛查产品的应用,提高各级卫生机构筛查能力及质量,有效助力宫颈癌筛查项目高质量开展。
谢龙旭表示,基层医疗诊断水平,尤其是县级区域,主要有两方面的局限,一个是检验项目少,难以满足当地健康需求,另一个是人才资金缺乏。“我们将在现有的模式和经验上,充分发挥人才资金优势,通过技术支撑、人才引进等,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检验项目,尤其是罕见病方面,共同提升县域医疗水平。希望原本只能在三甲医院做的检验,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第三方医检力量的加入,是对基层医疗机构检验力量的有力补充,比如普检的检测项目可覆盖1000项,特检的检测项目可在2000项以上,有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 | 薛平世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摄制|覃健基 陈静媛 刘明星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