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熟了,村民笑了!北甘村红荔飘香

南方+ 记者

00:22

荔枝熟了,村民笑了!北甘村红荔飘香

盛夏,蝉鸣荔熟时节。在阳东区塘坪镇北甘村,酷热的空气中多了阵阵荔枝的清香,该村的“双肩玉荷包”荔枝成熟上市,受到外地收购商的青睐。

在北甘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荔枝,该村有“荔枝村”的美誉。漫步其间,只见房前屋后、山间地头的荔枝已由绿变红,一串串饱满的红荔压弯了枝头,随手可摘,令人垂涎欲滴。果园里,村民正挥汗如雨忙于采摘荔枝。村中主干道两旁搭起了一个个临时的收购点,村道上车辆来回穿梭,收购点人来人往,许多果农载着刚采摘的新鲜荔枝前来售卖,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车声、人声汇成荔熟人欢的乐曲。

在北甘村党群服务中心面前一收购点,许多果农正载着一筐筐荔枝有序排队等候称重。收购点里,30多名工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分工合作,把收购的荔枝进行分拣、打包、清洗,动作娴熟,虽忙却不乱。据工人介绍,这些荔枝经过降温冷鲜后,将从这里运到全国各大市场。

据了解,北甘村的荔枝以“双肩玉荷包”品种为主,村中最古老的荔枝树有700多年历史,其中600年以上的荔枝树有16棵,超400年的荔枝树有1000多棵,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达7000亩。这些老荔群,记载着北甘村果农发展荔枝种植的历史。2020年10月,北甘村的“双肩玉荷包”荔枝被列入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名优特农产品。2021年,在一次荔枝拍卖会上,北甘村两棵老荔500多公斤果子拍卖了40万元,这成了当地果农引以为傲的记忆。

在塘坪镇,有禾石村生猪、赤岗村柑橘、北甘村荔枝的说法。荔枝上市期间,附近的镇许多荔枝销售点喜欢销售北甘村的荔枝,不少销售点还特意示起“北甘荔枝”字样的牌子,从中招揽顾客,该村荔枝的知名度由此可见一斑。

“北甘村的荔枝以果粒饱满、果肉厚实、果味清甜等特点称著,质量实至名归。”省民政厅驻北甘村第一书记罗许平说,为了打造北甘村荔枝这一品牌,他费尽心机。为了做好荔枝的销售工作,前段时间,他先后辗转到过茂名、广州等地,欲通过公司合作、电商销售等形式为当地荔枝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

荔枝规模发展,使北甘村许多村民“吃荔”而富,杨开波便是当中一位,他是该村出名的荔枝收购代理商,在村中做代收荔枝生意已有20多年了,他对该村荔枝的发展了如指掌。

据他介绍,今年北甘村“双肩玉荷包”荔枝的总产量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二,估计达200万公斤。由于今年北甘村的荔枝增产,为了引来更多收购商,他未雨绸缪,在4月就开始和外地的收购商洽谈收购事宜。经他牵线搭桥,目前已有4位收购商前来收购,这些收购商分别来自天津、山东、茂名等地。

00:12

荔枝熟了,村民笑了!北甘村红荔飘香

“北甘村的荔枝个大皮薄、肉脆汁多、色美清甜,在外面很畅销。”来自湖南的收购商李静说,这是她第8年来北甘收购荔枝,今年尽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荔枝的价格有点不稳定,但她对北甘村的荔枝还是充满信心。她在北甘村设了两个收购点,每天要收购近2万公斤荔枝,这些荔枝经过降温保鲜后,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北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成为“吃货”们的舌尖美味。

荔枝增产,给果农带来增收的同时,也给果农带来了动力。每天天蒙蒙亮,果农们就开始到果园采摘荔枝,为了抢抓时机,卖个好价钱,有许多果农叫来亲戚帮忙,有的一家大小上阵。已是古稀之年的果农陈国赏,因儿子在外面居住,每天一大早,他便像其他果农一样到果园采摘荔枝。他告诉笔者,今年他家的荔枝质量很好,总产量有1万多公斤,目前卖了1000多公斤,在外面居住的儿子偶尔会回来帮忙。

“刚开始,每公斤收购价为5.6元,现在每公斤5元,价格虽然比往年稍低,但按这个价来算,种植荔枝还是有前景的。”陈国赏笑眯眯地说。

“荔枝熟了,村民笑了,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北甘景象。”塘坪镇委书记刘昌汝表示,近年来,塘坪镇抢抓机遇,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强化产销联系,多措并举助“荔”产销,打响荔枝品牌,帮助农户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荔枝作为北甘村助农增收的产业之一。为提升该村荔枝产品质量和品牌特色,塘坪镇努力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北甘村果农把握好资源优势,将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使该村荔枝成为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文字】南方+记者 杨世华

特约通讯员 茹正荣 邱钰婷

【图片陈光桓 苏全雄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