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来赔偿?
一起来看看具体案例和《民法典》中相关的法律依据吧!
主要案情
2021年3月初,工会义务调解员接待职工杨某的咨询,杨某反映在工作的过程中,与送货至公司的货车司机发生争吵,经公司其他工作人员劝阻并在货车司机转身离开之时,因杨某仍忿忿不平,将转身离开的货车司机推倒在地,导致货车司机右手受伤。随后,货车司机要求公司赔偿,公司与货车司机协商后,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现公司已向货车司机给付赔偿,但公司事后认为杨某在本次事件中存在过错,应由他承担赔偿款项,公司只是先代为垫付, 而杨某认为货车司机存在挑逗行为才导致双方发生争吵,并且其是在履行工作任务,货车司机的赔偿款应由公司承担,而自己是无需承担的,双方因为赔偿费用的承担问题争执不休。
工会义务调解员在接到职工杨某的咨询后,积极与公司负责人沟通,了解本次事件的发生经过,并向职工杨某分析关于员工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谁承担责任的问题。随后在征得双方意愿的情况下组织调解,以案释法,最后经协商一致,由杨某承担50%的赔偿款项。
法律分析
员工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来赔偿?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责任,员工也是在为用人单位履行工作任务,应由用人单位“背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的规定,若员工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是可以向员工追偿的。
除此之外,若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的规定,若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是需要承担上述法律责任。
在本次案件中,职工杨某虽然是因执行工作任务与货车司机产生冲突,但职工杨某因自身忿忿不平而推倒货车司机的行为已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采取措施的合理限度,属于故意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形,职工杨某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爱岗敬业的每一位劳动者。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一个岗位、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但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着履职行为的一切后果都由用人单位负责的错误认识,这导致部分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恣意妄为,甚至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日常琐事与人争吵逞强,更不能用暴力方式解决纠纷,发生矛盾要多沟通、多协商,出现问题要学会诉诸法律去解决,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