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大招商:为何百亿项目频频青睐佛山

南方+ 记者

佛山顺德北滘镇,美的数科园刚刚破土动工,土地一马平川。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座灯塔工厂、智慧楼宇、低碳园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不到一个月前,美的数科园和美的创科园正式动工,项目规划投资100亿元。而这只是今年上半年在佛山增资扩产与全新落户的众多百亿项目之一。光今年一季度,佛山就收获了6个投资额超百亿项目,创下同期最高纪录。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全面投产仪式。廖明璨 摄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全面投产仪式。廖明璨 摄

此外,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抢企大战”城市地域全景报告》,佛山近五年的企业迁入量跻身全国前二十。

经济要发展,招商是关键。自2023年以来,“拼经济”成为发展的一大主旋律,各地对优质项目的招商角逐开始变得异常激烈。

惠州见证了总投资521亿元“巨无霸”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签订初步投资协议。广州引进了首个投资106亿元的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TCL中环。中山在全球招商推介大会上宣告百亿级工业项目——MQ大湾区全球生产总部项目落户。放眼全国,包括佛山在内的众多城市更不约而同对标“风投之王”合肥,坚称“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

这一切都剑指一个目标,那就是带动效应巨大、对整个地方产业结构都具有盘活功能的百亿大项目。

在城市摩拳擦掌的高质量发展竞逐中,大项目的招引可谓是突围而出、斩获经济增量最关键的钥匙。在强强较量中,如何让更多百亿项目花落佛山?这是关乎佛山拼经济、稳增长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

穿越半个中国去招商

“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几乎每周都在出差,穿越了大半个中国。”

6月中旬,佛山南海一位基层招商员在朋友圈写下了对自己上半年招商生涯的总结。

从2023年开年以来,“拼经济”成为了中国城市竞逐与区域经济的关键词。而招商引资则是诠释“拼经济”最火热的赛场。“能坐上招商谈判桌的城市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这位基层招商员感慨。

今年一季度佛山招商实现历年“最强开局”。戴嘉信 摄

今年一季度佛山招商实现历年“最强开局”。戴嘉信 摄

佛山的招商有多“拼”?

今年1月29日清晨,大多数人刚结束春节假期进入工作的第二天,佛山由市、区、镇街招商部门组成的35支小分队趁着天蒙蒙亮,已经踏上了奔赴全国11个省23座城市的招商之旅。就在一天前,广东刚以罕见高规格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产业经济突围的强音,仿佛提前为佛山这趟招商之旅吹响冲锋号。

这趟旅程在8天内深入华南、华东、华北多地,累计拜访重点企业和重要合作伙伴超200家,洽谈对接投资项目超100个,促成意向投资额更是高达上千亿元,可谓收获满满。

紧接着,抢抓机遇、积极向外的招商出击一发而不可收拾。

接下来的时间里,佛山几乎每个月都有深入外省,甚至遍布欧美不同国家的招商推介会在推进。一批批招商员在辗转上海、厦门、深圳、香港等不同城市,以及跨越德国、南非、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间,斩获数以百计的产业项目与合作意向。

“今年是我们加班最多的一年。招商考察出差也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议,‘卡’着时间在跑。”一位佛山镇街招商员说,有的镇街平均一天要谈两个项目;也有的区级招商部门人员今年以来几乎没有在八点前下过班。

而一切的忙碌和比拼、奔波与接洽,剑指的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大项目。

大项目对于一座城市盘活产业结构、做强经济增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佛山今年提出招商引资要对标的对象合肥,就是最典型的样本。

凭借政府牵引投资、企业落户、最后打造优势产业,合肥被称为“风投之王”。而这一切的缘起,正是大项目京东方的落户。

2007年,合肥政府邀请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落户。其为京东方准备了全套厂房、人才供给与完善的规划方案。整个项目投资共175亿元,政府承担其中120亿元。据媒体报道,这是合肥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为了项目顺利进行,甚至停掉了合肥市本地的城铁建设。

后来的事实证明,引入这么一个大项目对合肥是绝对利好的。它具有的强大带动作用,又为合肥引来了500家相关配套企业,此后也为合肥坐拥长鑫存储、晶合等一众相关联的半导体龙头企业,以及牵手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它全新打造出了优渥的电子信息产业土壤,并使之成长为如今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基于此,合肥成功创造了一套政府投资的产业运作模式。

如果说合肥有京东方,佛山则有一汽大众。

2010年6月,投资达133亿元人民币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正式奠基。这是佛山历史上少见的过百亿元投资项目,当时直接为佛山创下此前十年来合同利用外资增幅新高。

百亿龙头项目与本土民营经济共生长。戴嘉信 摄

百亿龙头项目与本土民营经济共生长。戴嘉信 摄

可以说,一汽大众重塑了佛山的汽车产业。

在此之前,佛山依靠一些世界500强项目的进入,已经有了汽配产业的萌芽。但一汽大众这个百亿项目的落户则让佛山实现了整车梦。不仅如此,它带来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牵引着佛山汽车产业链的延伸与优化。

这个133亿元人民币投资的项目,带动接近2000亿元产值的配套产业链和多个世界500强项目落户。众多身处汽车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都跟随一汽大众而来,让佛山的汽车产业有了规模化效应。有业内人士称,当时佛山某区1万多家中小企业一年的纳税额不及一汽大众一年纳税的三分之一。

一汽大众也成为日后佛山大项目资源池中尤为活跃的一员。今年3月,计划投资约160亿元的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新能源汽车跃阶发展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力争5年内实现投入超100亿元、产值1000亿元。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它有望为企业乃至佛山开辟新增长曲线。

今年一季度佛山招商实现历年“最强开局”,前4月佛山累计完成投资超越进度。这背后,百亿大项目功不可没。

凭何击中大项目的心

到底是什么“击中”了大项目的心,让其选择投资落户一座城市?

一位去年落户佛山的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表示,在产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企业投资决策也日趋严谨,通常都会聘请中介机构参与决策服务。以中介机构筛选城市为例,机构依据投资方需求筛选10个城市方案,收集城市自荐文件进行比对,从中挑出5个候选方案供投资方考察,随后再据此选3个城市与企业谈判,以达成最终的合作。

“越大的企业,选择投资地点的时候,就越不会只看表面利益、成本,而是会考量地区的产业发展潜力、配套、员工后续管理、地区对企业的服务等。”该负责人说。

其中,产业工人与产业配套是吸引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投资的一个高含金量筹码。

在陈秀峰决定将项目放在佛山南海前,他曾面临好几个城市选择——既有同在珠三角的产业大市,也有西部省会城市。最终让他拍板落子佛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里深厚的产业工人土壤。

龙头企业牵引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戴嘉信 摄

龙头企业牵引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戴嘉信 摄

陈秀峰是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源材质”)董事长。这家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锂电池隔膜生产,是国内最早进行干法隔膜生产的企业,目前在电池隔膜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电站等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等都是其客户。

其行业“链主”特色,加之赶上了新型储能行业热潮、同类项目在全国大干快上,诸多城市向其产业扩张主动抛出绣球。3月,星源材质却选择将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落地佛山,项目固投约100亿元。

“佛山的外来务工人员多,尤其是薄膜生产领域的技术工人比较充沛,对缓解工厂日益棘手的‘用工难’十分有利,这是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星源材质佛山基地总经理刘伟明说。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孕育了德冠、佛塑集团等大型塑料与薄膜企业,更坐拥高明塑料这一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小型塑料加工厂,其滋养、培育了一大批产业熟练工。

“这些工人处于的塑料薄膜业与我们主打的锂电池隔膜产品不同,但在工艺操作上有相通之处,产线也有类似。让他们熟悉我们的生产操作并不难,完全可以为我们所用。”刘伟明坦言,这让企业十分“心动”。

成熟的产业配套,同样是吸引坎德拉来到佛山的重要原因。

去年,坎德拉飞轮储能项目签约落户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总投资60亿元。这是白坭镇引进的首个储能产业项目,建设应用于电网调频、轨道交通及石油钻井能量回收等应用场景的飞轮储能系统制造基地。其自主研发的1000kW/35kWh飞轮储能系统一旦实现量产,有望成为全球商业化功率最大的飞轮储能系统。

和星源材质类似,坎德拉落户前同样面临诸多选择,包括东莞、惠州等珠三角产业城市。最终决定落子佛山三水白坭,一是看中当地土地资源,二是考虑产业配套。

“飞轮储能系统属于大型旋转机械,重工业属性明显,对用地面积和产业配套要求很高。”坎德拉新能源CTO刘东表示,当时项目规划了三期,要求总的占地面积大概有600多亩,同时周围还必须要有比较成熟的大型机加工产业链配套,“基本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佛山三水区。”

目前三水基地已经是坎德拉飞轮储能最大的生产基地,年初已投产,所有产品的总装及出厂测试都在这里完成,解决了产能爬坡问题,是其生产的重要保证。

愈发内卷的招商服务

地区禀赋只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影响因素。导致大项目落地的动态化因素还有很多。

在许多老招商工作人员印象中,10多年前的招商引资并没有现在这么难。有土地,有厂房,有劳动力,有各种优惠,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如今是个专业化的时代。原来在酒桌上能拿下项目,现在是怎么喝都没有用。”一位高明区基层招商员感慨。

可以说,招商引资已经从单纯拼资源禀赋甚至酒量的1.0时代,进化到了如今拼综合实力与专业化服务的3.0时代。

一个直观的变化是,招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招引大项目,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位曾参与一汽大众招商对接的佛山政府官员说。

据他回忆,与一汽大众接洽谈判的日子,是佛山招商引资人员工作生涯最忙的时间段之一。在一周内,同事们日夜加班,制作了一份厚厚的中英双语资料,里面囊括了佛山的地价、电力情况、劳力成本、自然环境等详细信息,全面介绍了佛山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尽可能增强佛山的吸引力。

招商推介与接洽的专业,从一线城市渗透到中小城镇。一位曾常驻深圳做推介的禅城招商员表示,在深圳登记寻找项目的政府机构从一线城市到县级市皆包含其中,且个个皆有备而来。哪怕广东一个偏远县级市的招商方案都做得专业细致,并不逊于一些大城市,让他倍感压力。

对于“内卷”的招商服务,一些大型企业或是发展速度较快的成长型企业都有深刻体会。一家计划扩张的顺德机械装备企业负责人就亲眼目睹了政府招商服务的PK。

去年佛山好几个区政府甚至外市政府收到该企业计划新设工厂的消息后,纷纷向其抛出落户诱惑。“收到了好几个地方拟好的招商引资落户意向方案。有些地方招商干部甚至市领导直接上门,邀请我们搬迁总部,还开出了不少诱人的搬迁落户条件,包括地价优惠和资金补贴。”最终经过综合考虑,企业决定还是留在原地,暂不搬迁。

比拼领导阵容,比拼招商诚意,比拼营商环境。这些往往成为撬动大项目落地的关键变量。

星源材质的落户就是一个典型。其实在决定投资佛山前,陈秀峰已经基本上拍板将项目放在西部某省会城市。它与陈秀峰的老家同处一个省,对方也曾派出市长前来谈判,诚意满满。星源如果选择了该省会城市,短期内不可能再进行投资。一是因为其资金投入有限,二是因为隔膜生产设备在全球仅有几家企业可以制造,给企业的产能分配也将受限。

但南海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地积极争取项目落地。此后,南海区政府领导的再次拜访、高效对接,加上佛山的产业配套以及营商环境的优质,终于让陈秀峰下定决心落户佛山。而在签约后,相关部门纷纷开启绿色审批通道,并通过启动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机制等商事制度变革提升审批效率,让星源的项目创造了佛山用地报批手续办理时效的最好纪录。

这种拼招商就是拼服务的理念氛围,是吸引大项目落户的最佳磁场。

邦普循环位于佛山三水总投资238亿元的新项目。张梓望 摄

邦普循环位于佛山三水总投资238亿元的新项目。张梓望 摄

今年初,宁德时代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邦普循环”)在佛山三水大塘投建广东宁德邦普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这已经是邦普循环在三水的第四次增资。而贴心、高效的服务,同样是“敲开”邦普循环心门的关键钥匙。

早在2016年落户三水时,当地政府就以定制化服务解决了邦普心头大患——电力供应。据企业总裁李长东回忆,项目用电量大、上线急,园区企业多、电力资源紧张。“是区镇与供电部门积极协调,最终为我们调配了7条供电专线、共计4万千伏安的电力供应,解了燃眉之急。”

此后,区镇各部门针对企业在项目选址、土地指标、配套资源等方面遇到的瓶颈,一一探讨、各个击破。“我们在点点滴滴中感受到政府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的服务意识,这才让企业放心投资。”李长东说。


■聚焦

拆解百亿项目红利:与本土民营经济共生长

百亿大项目对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意义,是其强大的带动作用。对于佛山来说,大项目本身的吸引力和产业溢出能力,对本土民营企业乃至整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推动力量。

这种推动力首先体现在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更多采购、创新合作等产业互动机会。

今年上半年,德国SEW华南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佛山,预计项目滚动累计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德国SEW-传动设备公司(下称“SEW”)被誉为“世界传动领域先驱”,专业生产各种系列电机、减速机和变频控制设备,SEW减速机及电动机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

在项目洽谈前,顺德招商局就全面梳理了顺德与SEW相关联的产业链,罗列出潜在合作企业,发现了大量合作利好机会。SEW为机器人自动化行业的上游关键部件供应商,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提升顺德在减速机、电动机等领域的实力。

更为关键的是,库卡、伊之密、科达制造、宏石激光等顺德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是其下游客户,SEW与这些企业之间的上下游产业联动,将进一步促进顺德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机器人集群的成熟与壮大,为战新产业突围提供有力支撑。

同样为本地企业带来更多机会的还有海天集团。此前,全球注塑机龙头企业海天在顺德打造高端智能装备生态产业基地。顺德集聚了一批家电、管道等泛家居企业,比如美的、新宝、联塑等。他们是塑料使用大户,也是海天的客户。海天的落户,将推动其与佛山家居企业在产品开发合作等领域形成更紧密的产业互动。

大项目的进入对佛山本地的产业配套也将带来进一步的促进。

海天入驻顺德后急需大量来自本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洽谈人才培养合作。当时,双方就“双师型”教师培养锻炼、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合作意向。这对佛山产业工人的成长将带来全新利好。

最后,百亿大项目的“链主”身份及带动作用,也将为本地集群争取到更多惠及面更大的政策红利。

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频频迎来大项目的南海将以星源材质项目、瑞浦能源、电将军储能、国电投等百亿“链主”项目为基础,共同构建新的千亿新能源储能产业版图,并将筹划出台新型储能产业扶持政策,对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氢等新型储能产业给予系列政策扶持。这将让政策红利深入更多细分行业,形成对本地产业的激励效应。

【撰文】吴欣宁 华声宇

【摄影】戴嘉信 廖明璨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