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早上叫醒你的——
● 也许是妈妈温柔的一句“宝贝,起来吃饭啦”;
● 也许是女/男朋友香甜的一个吻;
● 也可能……是慵懒地洒在身上的温暖阳光
而现实,叫醒你的只有——
杀猪般的“夺命”闹铃声!
每次被闹钟“吓醒”后,心都会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来——一早上都可能会被“起床气”笼罩。
长此以往,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呢?(文末有“健康定闹钟攻略”!)
同样的睡眠时间,自然醒会让人心情愉悦,但被闹钟叫醒却总是痛苦不堪!
这其实跟睡眠周期有关。
一个睡眠周期被分为2个形态: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睡眠期)。
NREM睡眠期进一步又分为:入睡期(N1期)、浅睡期(N2期)、深睡期(N3期)。
一夜睡眠中,REM睡眠期与NREM睡眠期交替出现,交替1次称为1个睡眠周期。
而一个晚上,我们可能会经历4~6次睡眠周期[1]。
自然醒,往往发生在快速眼动期后——此时我们几乎已经“完全清醒”了。
在醒来前1小时,身体和大脑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体温逐渐上升,睡眠越来越浅,释放皮质醇和多巴胺等激素;大脑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过渡。
所以,自然醒是“水到渠成”的,一般不会觉得不舒服。
但被闹钟叫醒就不一样了:闹钟才不管你在哪个睡眠阶段,喊你,就得醒!
如果你在深睡眠阶段被闹钟唤醒,迷走神经被突然抑制、交感神经则开始兴奋,导致神经调节不平衡,就会出现心慌、心跳加速的不适症状[2]。
每天都被闹钟吵醒,对身体的危害还真不小!
1. 血压升高
因为受到闹钟干扰,自主神经高度紧张甚至紊乱,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血压升高[3],心率更快。
如果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4]。
2. 精神压力
长期被闹钟惊醒,还会让你承受慢性压力,从而引发失眠等睡眠问题和精神压抑[4]。
应该不少上班族都经历过:定完闹钟后,就开始数自己还能睡几个小时,结果越想越睡不着……
3. 影响记忆和认知
被闹钟吵醒,尤其是被多次吵醒(定很多个闹钟,被吵醒后继续睡),对于人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都有一定影响。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分别对自然醒的人、宿醉的人和被闹钟吵醒的人进行专业工作测试。
结果发现,自然醒的人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而宿醉的人和被闹钟吵醒的人,都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判断[5]。
而且碎片化睡眠,不但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还可能让你白天更困[6]。
虽然道理都懂,但打工人晚点起床又不现实。究竟该怎样平和而优雅地起床呢?
1. 基础版答案——依靠闹铃
● 换铃声:不要选择一惊一乍的“叮铃铃”、“滴滴哒”的声音,可以换一些更具旋律性的音乐,更能降低睡眠惯性对我们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选择前奏悠扬,逐渐激越的铃声,通过声音慢慢增大,逐步唤醒身体。
● 调时间:定两个闹钟,间隔20分钟,声音先小后大。因为从深睡眠的NREM 过渡到 REM 睡眠时间大约是20分钟,而在REM阶段醒来会比较舒服。
所以,在闹钟第一次响时,如果你处于浅眠的REM 时期,就会醒来;
没有醒来,就说明你在深度NREM期,那么20分钟后,闹钟第二次响,你大概率已经进入到了REM 时期,再醒来就会容易很多。
2. 进阶版答案——控制自然醒
闹钟毕竟只是防止自己睡过头的工具,不能过于依赖它,最好的方式还是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这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
●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睡眠时间[7]。
● 作息时间规律,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逐渐养成规律睡眠习惯。
● 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可以使用隔音耳塞或播放白噪音辅助入睡。
● 睡前可以将窗帘留个缝,清晨的日光有助于抑制褪黑素形成,帮助我们清醒[8]。
坚持下来,你会惊喜地发现,人也不困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连上班都有劲了。
最后,亲身经验送给大家:不要用自己最喜欢的歌当闹钟铃声,懂的都懂!
审核专家:乔颖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26132/
[2]Torrado Pacheco A, Bottorff J, Gao Y, Turrigiano GGSleep Promotes Downward Firing Rate HomeostasisNeuron.2021 Feb;109(3):530-544.e6.
[3]许绍芬.神经生物学.第2版[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4]Kaida K, Ogawa K, Hayashi M, Hori T. Self-awakening prevents acute rise i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t the time of awakening in elderly people. Ind Health. 2005 Jan;43(1):179-85. doi: 10.2486/indhealth.43.179. PMID: 15732320.
[5]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6/info64412.htm
[6]Ogawa K, Kaizuma-Ueyama E, Hayashi M. Effects of using a snooze alarm on sleep inertia after morning awakening. J Physiol Anthropol. 2022 Dec 31;41(1):43. doi: 10.1186/s40101-022-00317-w. PMID: 36587230; PMCID: PMC9804954.
[7]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 sleep time durationrecommendations: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summary[J]Sleep Health,2015,1(1):40-43.
[8]Hilditcsh CJ, Dorrian J, Banks S.Time to wake up:rea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leep inertia. Ind Health.2016:54(6):528-541.doi:10.2486/indhealth.2015-0236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