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出现!这些“小树莓”,寄生虫达6000多条!别碰更别吃

广东科普
+订阅

近日有网友反映

河岸边有很多粉红色的东西

远看像是小树莓

再定睛一看,不是长这样:

莫非是树莓变异了?

而是长这样——

粉色卵状物体

如一颗颗小圆珠整齐排列

这些可不是树莓

也不是花

而是福寿螺的卵!

每年这个时候

就密密麻麻地

出!现!了!

科普君提醒各位

不要用手触碰福寿螺卵

也不能吃福寿螺!

福寿螺的危害有多大?

福寿螺也叫苹果螺,从外观来看也有点像苹果,呈短圆锥形。

福寿螺每年4月开始繁殖,6月、7月就到了幼卵出现的高峰期。一只成年雌性福寿螺,每年产卵超过325000个。

它们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不仅吃水稻,它们的排泄物还会污染水质。

2003年,福寿螺被我国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并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福寿螺体内常会寄生广州管圆线虫,数量可多达6000条。

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福寿螺吃了也不能添福添寿,反而极有可能感染寄生虫,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发现福寿螺的卵该怎么处理?

人工摘除。戴好橡胶(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将河岸、植物茎叶上的螺卵剥落或者揉碎,不用手直接触碰。

将卵扔到水里。福寿螺的卵需要干燥的环境才能孵化,在水里不会孵化,反而能成为鱼、虾等水生动物的饵料。

采取无害的植物农药进行药物防治。

将卵捡拾放入塑料袋,扎紧,作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随意丢弃。

如何辨别田螺和福寿螺?

夏季是吃“螺”的季节,很多小吃摊、烧烤摊都会出售各种与螺有关的菜系,比如小炒田螺、辣炒花螺等,有些人会将福寿螺误当成田螺食用,酿成悲剧。

2006年,北京一位男性先后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和头痛、恶心等症状,被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随后很短时间内,又有100多人相继被诊断为此类症状。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曾到餐馆吃过凉拌福寿螺。

2017 年,一位姑娘在蜜月时误食了小吃摊上的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治疗无效后被迫流产。

福寿螺与田螺长得非常相似,我们如何区分呢?实际上,两者在大小、颜色、形状上都有区别。

从大小上区分:

成年福寿螺的个头比田螺大得多,是田螺的几倍以上。

从颜色上区分:

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

从形状上区分:

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巴的尖锥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壳也比较薄。

从螺肉上区分:

田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青灰色,而福寿螺则是泛黄褐色。

如果是煮熟的螺肉,除了从大小上看之外,还可以观察其触角,福寿螺有两对触角,而田螺只有一对。

这种螺也不能吃!

福寿螺虽然有可能会寄生广州管圆线虫,但如果充分加热熟透还是可以避免的。还有一种螺含有毒素,绝对不能吃!

2021年7月份,浙江省温州市居民因食用农贸市场销售的织纹螺,致使21人中毒,1人抢救无效死亡。

织纹螺也叫割香螺、海丝螺或白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近海礁石附近。目前市场上禁止售卖。

织纹螺本身无毒,导致它有毒素的形成,可能是通过食物链将毒素在体内蓄积形成的。

比如,织纹螺吃了有毒的藻类会富集麻痹性贝毒素;吃了河豚会富集河豚毒素,河豚鱼肉是织纹螺特别喜欢的食物。

麻痹性贝毒素:

麻痹性贝毒素毒性极强,耐酸、耐热,暂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会产生麻木感,并伴随着头疼、抽搐、麻痹、休克等神经中毒症状的出现,严重者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的麻痹。

若麻痹性贝毒素摄入量不大,中毒者一般在24小时后麻木感逐渐消退,48小时后身体可复原。

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中毒发病迅速且症状剧烈,通常在食用10-45分钟内即发生不适,在4-8小时内死亡。

河豚毒素十分耐热,在100℃ 加热4小时、115℃加热3小时才能将毒素全部破坏,120℃加热30分钟、200℃以上加热10分钟,也可使其毒性全部破坏。但是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对河豚毒素几乎没有影响,无法破坏毒素。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织纹螺绝对不能吃!一旦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这些食物也有寄生虫

除了螺类,一些肉类中往往带有寄生虫,常吃的要小心了!

黄鳝

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可能带有颚口线虫。颚口线虫进入眼睛可致失明,进入大脑还可能致命。

吃黄鳝要煮熟煮透。只要达到沸水温度,颚口线虫就会死亡。

淡水鱼鱼生鱼片

中国淡水鱼中有一种最常见的致病寄生虫——华支睾吸虫,又叫肝吸虫,可寄生在人体胆管中长达20-25年。

当人食用了被肝吸虫感染的生鱼片后,肝吸虫虫体便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胆管、胆囊内,引起胆道一系列病变,比如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2010年,广东各地35个鱼塘的抽检结果显示,抽检的鱼塘中,将近七成都感染了华支睾吸虫。顺德人最爱用来制作鱼生的鲩鱼(也即草鱼),华支睾吸虫的检出率是 47.31%。

建议不要生吃淡水鱼片。只要加热超过90℃,几秒钟肝吸虫就会死亡。

涮牛羊肉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几率很高。

涮牛羊肉的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切肉案板被污染、未消毒的牛羊奶等等情况,都可能感染弓形虫。

此外,一些蔬菜上也会有寄生虫。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灌溉、撒农药,会受到寄生虫、致病菌和农药残留的污染。

尤其是使用人畜粪肥灌溉的蔬菜,极易被寄生虫及虫卵污染。

水芹菜

肝吸虫生长于潮湿环境,极易附在水芹菜等水生植物表面,如果未清洗干净就生食水芹,容易被感染。

荸荠(马蹄)

荸荠(马蹄)是一种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水田、池塘或沼泽地,表面极易感染寄生虫,如果生吃很容易得姜片虫病。

寄生虫主要聚集在荸荠皮上,吃荸荠要充分浸泡后清洗,用开水烫,再削皮吃。当然,荸荠煮熟更放心。

菱角

菱角生长在湿泥地中,这也是姜片虫的寄生之所,直接生吃或用牙齿去啃皮,很容易感染菱角外壳上的姜片虫及其囊蚴。

建议盐水煮开菱角食用。

茭白

茭白是水生植物,采摘时会携带泥土、细菌、寄生虫等,生吃极易感染细菌及寄生虫病。

建议吃前用热水焯一下。

夏天到了

大家要避免生吃

或者食用半生不熟的肉类

食用蔬果也要做好清洗

不给寄生虫一丝丝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