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品茶香丨“《红楼梦》里的茶文化”南城开讲

南城政法
+订阅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6月25日上午,“《红楼梦》里的茶文化”讲座在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开讲,北京曹雪芹学会会员、国际考古暨历史语言学学会研究员孙相宁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通过赏析《红楼梦》中的茶水风尚,带领读者感受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神韵。

纵观华夏历史,无论庙堂之上,还是市井小巷,都有茶的身影。在中国古典文学,内容大都含有茶元素,尤见《红楼梦》。无论是目无尘下的妙玉,还是历尽沧桑的刘姥姥,都享有茶的滋养。茶,记录人间烟火,表达世态情感,传递民族文化……茶里有乾坤。

暹罗茶、女儿茶、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讲座上,孙相宁对书中的“茶事”逐一解读。在《红楼梦》中,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女儿茶(普洱茶),茶色红,性温味香,有温养脾胃和利湿的作用,饭后饮用有助消化。

茶在《红楼梦》创作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贾府处处离不开茶,即生活用茶、待客用茶、祭祀用茶,暗示人物关系用茶、推动情节发展用茶、凸显矛盾用茶、入诗入画用茶。真可谓,处处茶飘香。

讲座现场,孙相宁将精选场景娓娓道来,市民读者沉浸其中,了解茶的文化、茶的礼仪、茶的特性等,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中......

书香茶博,沁人心脾。本次讲座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红楼”,通过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市民感受到别样的茶之美。

出品 | 南城融媒体中心

文字 | 周琬瑜

图片 | 黄凯盈

编辑 | 丘君花

审核 | 程玮坚

本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