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维辰
6月26日,安徽合肥长丰县水家湖一名男孩为躲打,从5楼窗外空调外机上坠落的视频引发关注。
据九派新闻报道,当地妇联工作人员表示,小孩现在没有问题,自己不小心掉下来的,他调皮,妈妈拿个棍子吓唬他。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处理家长,当地派出所称,这是他们自己家的小孩,是男童的家务事,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这事儿发酵成舆情,有其客观原因。面对吓得躲到空调外机上的孩子,家长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担心他的安全,而是不依不饶,直至孩子坠楼。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当地妇联和警方的漠然回应。仿佛那只是家长在管教“自己家的小孩”,隐约透露将家暴视为家事的不当观念影子。
本该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开展家庭教育的妇联、警方,如此回应让人失望。大家担心的,无非是有的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动辄打骂,或者混淆必要惩戒与家庭暴力的界限,使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长丰县公安局26日晚通报,男童“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是为了“规劝其进屋”,后男童“跳楼”,和妇联先前的说法有出入。虽说不存在人们担心的家庭暴力,但有关部门的回应依然有可改善之处。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已有一段时间,法院公布的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也颇具代表性,家长、有关部门都该好好提高认识,把未成年人保护落实到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