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天气预报某地降水量X毫米?看似几十毫米降水量落到地上就看“海”啦?
比如暴雨,24小时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就是暴雨量级,有人要问,也不过5厘米而已,怎么会让城市整个被淹?
这回就开扒降水量!看看这神秘降水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再偷偷告诉你,若全国平均出现1毫米降雨,全收起来可供1亿人口用近2个半月!
●那么,1毫米雨到底几个意思?
气象上,降雨量就是去测每平米的地面上接收到老天爷的“口水”(口味有点重,小清新患者请无视)。
既然如此,如果降水量是1毫米,其实对应就是1升水(1毫米*1平方米=0.001立方米)。如果用500毫升的饮料瓶装起来,能装2瓶。所以,1毫米就是每平米接收到了1升水。
说得还不够明白?再来!云南全省面积大约39万平方公里,如果全省平均下了1毫米的降雨,就会带来3.9亿吨(立方米)的水资源!如果平均10毫米,就是39亿吨水!这相当于北京一个密云水库的容量!
如果全国下了1毫米的雨呢?你应该会算了,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全国平均出现1毫米降雨,全部收集起来,就是96亿吨的水资源。按照2013年人均用水量453立方米计算,可以供1亿人口用上将近2个半月。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有610.5毫米,看似可以满足现有人口(13.6亿)将近10年的用水量。可惜的是,我国降水分布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多寡不均,而且很多降水并没有被有效地收集起来。因此,我们依然还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2012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唉,一到人均,估计除了开会和考试,我们都排不到平均水平线之上。所以,我们要给节约用水的人点32个赞!
●如何判断一场雨是不是暴雨?
做这个实验呢,除了想告诉你1毫米雨到底是多少之外,其实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判断一场雨是不是暴雨,跟两个因素有关——雨强和降雨持续时间。
不要以为只有那种像泼大水的才是暴雨,有的暴雨也很婉约哦。气象上把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100毫米称为暴雨,如果某个地方24小时下了60毫米,并且下得比较均匀,折算到每个小时只有2.5毫米,看起来也就是如牛毛般密密地斜织着,一点气势都没有,但这确实是暴雨,只不过雨强小。
雨强指的是1小时降雨量的大小,反映雨势大小。如果这60毫米的降雨是1个小时内倾泻而下,折算下来是每分钟收集到了1升水,相当于每分钟往1平方米的容器里倒两瓶矿泉水(500毫升装)。这样的雨,就是常说的暴雨如注!气象部门把每小时2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短时强降雨。短时强降雨很容易在低洼地区造成积水内涝,甚至在山区引发山洪、泥石流。
●结论
一般出现强降雨时,气象部门就会发布各种颜色的暴雨预警。当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时,就该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了。如果有一天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你就可以给老板打电话说不去上班了,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说不去上课了。这可不代表我们不热爱工作、不热爱学习,但首先,我们得热爱生命。
来源:中国天气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