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视年年有
中堂龙舟今年特别火
还火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具体说了什么?
先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魅力中堂”公众号
咱们慢慢看
◀
《新闻联播》
▶
6月24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联播》对东莞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和由龙舟文化衍生出来的相关产业进行了关注报道。报道说,假日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休闲活动,有力释放消费活力,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新闻联播》报道,有着300多年龙舟制作历史的东莞中堂,接到的订单量超过了100艘,是近8年来最多的一次。工人师傅正日夜赶工,忙个不停。
现场采访了中堂镇龙舟制作师傅市级非遗传承人霍沃标,霍师傅表示:“忙得不得了,今年龙舟赛特别多,订单多得我们都不敢再接了。”
《新闻联播》说,不仅是大龙舟,这种融合了传统技艺和新潮表达的小龙舟模型也颇受市场欢迎。当地还引进龙舟俱乐部、露营基地等项目,形成从龙舟制作、赛事培训到文创研学的龙舟经济产业链。
◀
央视《奋楫中国 端午安康》
▶
6月24日,中堂小龙舟再上央视,总台央视《奋楫中国 端午安康》特别节目报道将镜头聚焦中堂的柚木迷你龙舟。
鼓声响,船桨动。6月24日上午,一只可爱吸睛的龙舟仔“划”到了央视CCTV13端午特别节目《奋楫中国 端午安康》的演播室里。这只来自“中国龙舟之乡”——东莞中堂镇、纯手工制作的柚木迷你龙舟是该期节目的主角。
报道说,龙舟文化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当中广东龙船以东莞最盛。东莞市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据报道,一般一条龙舟形似柳叶,长是28.5米,共有28排座,龙头高高地翘起,气宇轩昂,可以乘“扒手”56人,制作的过程非常复杂,从选底股开始到打平,制作横档、上桐油灰、曝光、安装龙头、龙头尾舵等等,一条龙舟的制作时间大约为6~7天。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中堂的传统龙舟制作技艺,龙舟制作传承人就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缩小,于是就有了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只龙舟仔。
报道说,除了制作精良,靠近龙舟仔,还能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特殊香气,因为龙舟仔是使用传统龙舟的材质柚木制作而成。因为靠近沿海,多咸水,岭南地区的龙舟多用柚木来制作,因为柚木有着耐腐、耐磨的特点,用柚木制作的龙舟特别的结实和耐用。除了在每年的端午时节划龙舟用到柚木外,岭南沿海地区还用柚木来制作海船的甲板,它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处非常多。
报道介绍,径寸之木为龙舟。这种小龙船虽然看起来麻雀虽小,但是它五脏俱全,制作的木材用料、步骤、工序和大龙舟几乎一模一样。因为龙舟仔的尺寸要远远小于大龙舟,所以更加需要精雕细刻,在微小处塑造千姿百态,难度很大。而颜色各异的迷你龙头也是惟妙惟肖,寓意着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顺龙顺水的好意头。
◀
“央视新闻”公众号
▶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向下滑动查看
6月10日,“央视新闻”公众号的《东 莞 人 有 几 钟 意 扒(pá)龙 船 ?》一文中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堂的龙舟非遗、龙舟文化和中堂龙舟队训练情况进行了生动展示。
◀
人民日报
▶
不仅央视,6月23日,《人民日报》第 06 版也以《展现龙舟竞渡的风采》为题对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和中堂龙舟队的参赛情况进行了报道。
◀
河南卫视《2023端午奇妙游》
▶
而且,6月21日晚,河南卫视的《2023端午奇妙游》晚会上,2分半钟的开场秀《龙舟竞渡》一半在东莞取景,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东莞龙舟文化的磅礴气势和深厚底蕴。其中有中堂四乡村召唤神龙和中堂龙舟队参加东莞龙舟锦标赛的等名场面。展现了浓浓的民俗文化和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特色。
据了解,节目除了在河南卫视、大象新闻播出外还在人民日报的视频号、微博、b站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百度、UC、QQ小世界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全网各平台同步直播,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应。
◀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
本视频授权转载自地道风物
6月23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也对中堂龙舟队的赛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报道。6月9日至6月14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还在东莞开启“东莞风物之旅”采风传播活动,7位大V深度走读体验,发微博、写推文、拍视频、开直播,让#精彩东莞 成为话题热搜,微博阅读量已达1.6亿次,网友们纷纷留言赞同发表感想。中堂龙舟也因此实力“出圈”。
◀
《南方农村报》
▶
识别二维码查看
6月22 日,《南方农村报》发表《中国龙舟之乡,藏着年入百万的生意经》一文,对中堂的龙舟制造产业发展作了深度报道和探讨。
因篇幅有限
在此不一一列举
感谢各大媒体对中堂龙舟的关注和传播
祝愿中堂龙舟行稳致远
“划”向更广阔的世界!
一条船,一起拼!
这就是中堂龙舟精神
6月10日,作为“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重头戏——高规格的东莞龙舟锦标赛在沙田火热上演,来自东莞的10支参赛队伍逐浪东江,中堂龙舟队上演极限反超,成功逆袭夺冠。一时全场沸腾,精彩刺激的比赛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东江龙王”的风采,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中堂龙舟精神更是振奋人心。
一条船,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可以说,中堂龙舟队能问鼎冠军宝座,与积淀深厚的龙舟文化和群众基础密不可分,更与由此演化出的龙舟精神密切相关。无论是高温酷暑的高强度训练,还是进入强强对决的决赛,中堂龙舟队员身上所体现出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劲、“不到最后不放弃”的韧劲,都是对中堂龙舟精神的最好践行和诠释。对极限反超的欢呼喝彩,对“东江龙王”的津津乐道,与其说是人们对冠军的赞美,不如说是对这种龙舟精神的致敬,并从中吸取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积极勇敢面对生活的力量。
龙舟精神的核心是团结拼搏、奋勇向前、力争上游。作为一项团队运动,讲究的是团结协作,一条船上有指挥,有鼓手、舵手、划手,大家各有分工,唯有听从指挥、各尽职责,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方能中流击水,一往无前。这也正是赛龙舟传承千年的魅力所在,赛龙舟我们不只是图热闹,更是要看懂其中的道理。赛龙舟,不仅仅赛的是体力、耐力和速度,赛的更是合作拼搏的精神、集体的力量,更是一起随着鼓点、节奏脉动的精彩。说到底,赛龙舟赛的就是“高绩效的团队”,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优秀团队,都具备这种素质和品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任重道远,工作繁多,我们更要讲究团队配合,分工协作,更要充分传承和发扬龙舟精神,汲取龙舟竞渡的动力源泉,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风采,激发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齐心协力推动中堂建设成为“水乡制造强镇”!
- THE END -
来源:
央视、人民日报、河南卫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南方+等综合
编辑:晓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