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的“斜杠青年”们,组了这支英歌队

南方⁺ 记者

端午期间,广东英歌又舞出了新花样。英歌队与街舞舞者“斗舞”,一支《潮魂英歌》MV燃爆网络。

参与演出的忠精英歌舞队又一次尝到了“当网红”的滋味。队长陈振建兴奋地发现,队伍自媒体账号的点赞和转发都高出不少,还多了许多“自来粉”。“许多观众给我们留言,说‘文化交融的创意很赞’。”

即便在遍布英歌队的汕头地区,忠精队也是较为独特的存在。队伍自1996年成立以来,成员多数为学生,经费靠自筹,谢绝商演,仅做公益演出及活动。陈振建说,这是为了遵循祖辈传统,坚守初心,保持对英歌舞最纯粹的热爱

队长自掏腰包建队,他们是爱英歌的斜杠青年

记者采访忠精队的过程有点“坎坷”。队员们是时下流行的斜杠青年,身兼多职。教练员有警察、司机和老师,小时迁在学校备考。临近假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只能见缝插针与记者聊天。

队长陈振建长得憨厚,聊起英歌,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他的本职工作是仓库理货员,平日里很忙,收入也并不丰厚。挤出来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了英歌队。

队长陈振建。

队长陈振建。

自2018年入队,陈振建为了队伍建设前前后后自掏腰包花了几万块。“光道具维护就要不少钱,一顶头盔四五百,最便宜的一套戏服也要六百多。”

问他是否遭受过家人的不理解?他如实告知:“曾经放弃过一次。但因为太喜欢英歌了,又心甘情愿地坚持了下来。”

这可能是一份情结。我们从小就看英歌,能进入英歌舞队,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是一件很自豪的事。”陈振建这样说。

无一例外,在记者的采访中,每位队员都提到,“从小就爱看”“跳英歌舞很有英雄气概”。喜欢英歌舞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这仿佛是刻在潮汕人民DNA里的本能。

大家职业不同,因为共同的热爱而聚在一起。每周五六,他们都风雨无阻地前往龙井行祠庙戏台前进行集训。既是训练,也是一帮好朋友的相聚。

也许正因这份纯粹、执着的热爱,这群少年的演绎有着原生态的美感和冲劲。他们的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气势磅礴,令人热血沸腾。

今年3月,忠精队参与火帝庙会巡游。当队伍离开时,周边沿街铺户自发出来送行,高喊“欢迎再来”。队员们在内心珍藏着这些感人的时刻,以一场场卖力的巡游回馈乡亲。

英歌队在火帝庙会巡游,被市民团团围住。

英歌队在火帝庙会巡游,被市民团团围住。

潮汕英歌是关于水浒梁山好汉的故事。戏里,少年演绎着英雄;戏外,他们就是自己平凡生活里的英雄。

队里出了“小网红”,大叔粉丝也疯狂

汕头摄影爱好者楠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忠精队,马上被他们圈了粉。

“我拍了很多英歌队,唯有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感动了我。他们很认真,跳起舞来非常有感染力。”楠哥说,年近半百,早就没有了追星的心态,却被他们对英歌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而深深打动,“无法自控”地追着这群年轻的星。他自发为忠精队组建了粉丝群,精心拍摄他们的每场活动。

小伙子们学了一手精湛的化妆术。

小伙子们学了一手精湛的化妆术。

 演出间隙,只能这样小憩。

演出间隙,只能这样小憩。

在大多数人眼里,英歌舞扮相都是威武凶猛的。“00后”林金棉饰演的小李广、花荣,却以笑容可掬的反差感“收割”了一批粉丝。金棉的表演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甚至吸引了粉丝从海南专程来到汕头,一探英歌究竟。

“他现在可是我们队里的万人迷、小网红咧!”陈振建不无得意。一旁的林金棉则显得不太好意思。“可能因为我比较爱笑吧。”

林金棉(右)。

林金棉(右)。

爱笑的金棉喜欢和粉丝们互动,惹得孩子们都十分喜欢。在一次研学活动上,几个小孩想敲打金棉腰上的鼓,金棉竟然就在地上跪了1个小时,让孩子们逐一尝试。

林金棉与孩子们互动。

林金棉与孩子们互动。

“我小时候就是看到哥哥们敲英歌,觉得很酷炫霸气,后来才学的英歌。现在我也希望孩子们能从我身上感受英歌的魅力。”林金棉说。

在这帮队员身上,可以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接力棒一代传一代,让英歌舞的火种得以绵延不息。

今年春节以来,英歌获得了更多关注。“慢慢地,有孩子们在看了我们的表演之后,表示也想学英歌。”陈振建说,队员们自发组了队,约定每两周在樟林古港广场对孩子们进行免费教学。目前,这支粉丝学员队已经从5人扩大到了20人。

这次与街舞舞者合作拍摄MV的经历,让队员们对英歌有了新的理解。几个教练员及司鼓与头锤舞者趁机向街舞舞者取了经,打算尝试将街舞元素融入平时巡游的动作设计,让表演更具动感与互动性。新的动作正在磨合,期望带给观众惊喜。

“希望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英歌舞走上更大的舞台。”陈振建与队员们更坚定了自己的内心,誓将英歌文化守护到底。

【采写】南方+记者 徐子茗

【图片】陈楠

【策划】黄堃媛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