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又闻粽飘香!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主打美食,
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
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
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糖尿病人似乎很难抵挡得了它的诱惑。
对糖友来说,
粽子真的完全不能碰吗?
粽子该怎么选?
节日来临之前,
就让王医生给大家说说
关于粽子的那些事儿。
首先,考考大家,
下面关于糖尿病人吃粽子的有关问题
01 选 材
粽子一般是由糯米制成,糯米的GI值(升糖指数)非常高,食用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比较快,用粗杂粮来代替部分糯米更适合“糖友”食用。五谷杂粮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小米、黑米、荞麦等;杂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块茎类,如红薯、土豆、芋头等。
包粽子的“三少一多”,包粽子时,要注意少油,少糖,少盐,多膳食纤维。
02 烹 饪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少吃粥、面条等软烂的食物,所以吃粽子时,我们也一定要控制粽子蒸煮的时间,煮的时间越长,粽子的糊化程度越高,升血糖指数也就越高,大家可以自己把握。
03 限时限量吃
时间上,不宜在早晨或睡前吃粽子。早晨空腹吃,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临睡前吃,则容易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一只中等大小的“裸粽”,热量约200~250千卡;一个普通咸肉粽,热量约400~500千卡,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糖尿病人若是想吃粽子,最好选择小的粽子,减少主食的量,吃一个拳头大小的粽子(约120克),就要少吃一碗(约200克)米饭,以保证一天摄入的总热量不变。不能吃完主食再吃粽子作为点心零食。
一天不宜超过100g。
04 搭配“伴侣”吃
粽子只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比较快,就易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建议糖尿病人吃粽子时,可以多搭配一些蔬菜、GI低的水果吃。先吃点新鲜蔬菜再吃粽子,让糯米慢点进入小肠,由于消化缓慢,就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
几点注意
▼▼▼
0 1:
能吃粽子的血糖要求:① 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② 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③ 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0%。
0 2: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被“无糖”字样所迷惑,所谓的“无糖粽子”只是没有添加蔗糖,而糯米消化后依然会分解葡萄糖,因此也不能觉得无糖就可以多吃。
0 3:
吃了粽子后,要多加运动,消耗过多摄入的热量。
0 4:
在享受美味同时,适度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如血糖升高明显,应及时就医。
指导专家:
王艳
老年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出诊地点:磐松楼内分泌专科门诊
研究方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老年科相关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持并参加多项省级及市级课题项目。
广东省教育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医师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委员
来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
编辑:彭泓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