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了,一起来包中山的芦兜粽吧!

南方⁺ 记者

又到吃粽子的节日了!各地的粽子可谓千差万别,但对于中山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粽子,都比不过本土的芦兜粽!

中山的芦兜粽有着自己的特色。古时的中山地区,有大量的滩涂地,芦蔸在这生长旺盛,村民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粽里,别有风味。除此之外,芦兜粽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体型非同一般!与小巧玲珑的其他粽子相比,芦蔸粽长长的身形,简直是粽子中的巨无霸。

00:27

(快看!中山沙溪芦兜粽包自己啦,时长共27秒)

快看!中山沙溪芦兜粽包自己啦

制作步骤:

◆芦蔸粽选择长约2米的芦蔸叶来包。

不配图说。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把原料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泡上一到两个小时。

◆将五花肉、豆类、花生、咸鸭蛋等馅料按照个人口味,用香料、油盐腌制准备好。

不配图说。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将食材逐层逐层填入粽壳里。

◆按两头交错一字平口的形式封口,再用咸水草扎紧。

不配图说。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下锅烹煮,大缸煲粽,经过武火、文火煨煮12个小时以上,一个个硕大饱满的芦兜粽就新鲜出炉。

不配图说。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说多了都是口水,无论是品尝还是自己动手制作,赶紧行动起来吧!

【策划/撰文】王浩宇

【摄影/剪辑】李姗恒

编辑 雷海泉 钟融实 策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