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惠州人如何过端午,就藏在东坡诗词里

南方⁺ 记者

又是一年端午节。

才华横溢又热爱生活的苏东坡,如何欢度端午佳节?在这个节日里,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享受传统习俗之乐和夫妻绸缪之爱。

宋绍圣二年(1095年),在惠州过的第一个端午节,东坡身居异乡,感念王朝云的不离不弃,写下《浣溪沙·端午》。

02:33

《浣溪沙·端午》

附《浣溪沙·端午》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资料图片

这首词见证着东坡与朝云的浪漫爱情,还能追溯惠州宋代的端午习俗——浴芳兰、缠五彩线、挂香囊。

时至今日,惠州不少家庭仍然保留着挂香囊的端午习俗。端午当天,大人会给小孩子佩戴装有香料的香囊,以避邪保平安。

与此同时,惠州还保留着扒龙船、裹粽子、挂菖蒲等传统习俗。

你的家乡保留着哪些端午习俗? 浴芳兰 缠五彩线 挂香囊 扒龙船 裹粽子 挂菖蒲 其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提交

“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今年端午,惠东县港口、黄埠、铁涌,博罗县石湾、园洲等地将举办龙舟赛或游龙活动。

“一斗米粽,又有食又有送。”惠州民间包粽子及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且“角黍互馈”,流行邻里和亲戚间互赠。惠州粽子又分碱水粽和咸粽两种,惠东巽寮滨海地区的咸粽——海味粽,其内含丰富的海鲜馅料,近期被列入惠东县级非遗。

你家怎么过端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采写】南方+记者 糜朝霞

【图片/视频】南方+记者 王昌辉(除署名外)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