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冷知识:肇庆裹蒸到底是不是粽?一起来探讨!)
端午冷知识:肇庆裹蒸到底是不是粽?一起来探讨!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全国人民不约而同地吃上了一种美食——粽子,而肇庆人们独占一种风味,那就是裹蒸。
今年端午节,肇庆裹蒸销量甚好,各大生产企业忙着出单发货。端午节前两天,“南苑食品”还在打包、发货,把粽子送往全国各地;“肥仔伟”的裹蒸产品已全部出仓,还保留了5000多份用于派送贫困户;“皇中皇”首尝海外市场,已把肇庆裹蒸发货到美国、新西兰等国家。
端午节前夕,各大生产企业忙着出单发货。
肇庆裹蒸远近驰名,近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被世界城市合作组织美食委员会评为“万粽之王”。一方碧绿,走过千年,依然齿颊留香,成为家家户户的座上佳肴。
浸泡糯米、清洗柊叶、去绿豆衣、腌猪肉馅……裹蒸制作除了准备工夫麻烦点,至少需要提前一天,但包扎裹蒸的速度却不需要2分钟:先铺好冬叶,然后一勺糯米、一勺绿豆、一勺猪肉,再来一勺绿豆和糯米包裹馅料。
“总共五勺,即可封盖包扎,实在太简单了!”有着20多年裹蒸制作经验的工人彭阿姨说。因为做法简单,才容易成为家肇庆人的“拿手美食”。
有着多年制作经验的工人很快包好一个裹蒸。
每逢端午节,在南北各大粽子PK战中,很多肇庆市民都会抛出“裹蒸不是粽”的话题,让其在全国独领风骚。到底裹蒸是不是粽?笔者借此机会咨询了专家。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肇庆裹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伟明认为,裹蒸也是粽子的一种,“肇庆人执着于‘裹蒸’而不是‘裹蒸粽’,都是因为想突出其独特。”
清代有诗云:“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也就是说,肇庆人最初吃裹蒸的习俗是发生在春节,而非端午。“裹蒸起锅,全年丰收。”拜年探亲吃裹蒸,寄托着来年好运的美好祝愿。
其次,裹蒸是用冬叶包裹、蒲草包扎,形分五角,呈山包型,外观上就有别于其他长条形的粽子。
肇庆裹蒸。
“端午节是全世界的节日,肇庆裹蒸自然也成为人们的端午美食。”梁伟明说,肇庆裹蒸融入时代大潮,突破本土圈层出圈出彩,正是说明裹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端午节到了,欢迎大家到我们肇庆来,品尝新鲜的裹蒸!”
裹蒸到底是不是粽,你怎么看? 是,裹蒸是粽子大家庭的一员。 不是,裹蒸应该独领风骚。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提交
【撰文】卢舒曼
【视频】卢逸轩 卢舒曼
【摄影/剪辑】卢逸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