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岛神器”亮相惠州港,亚洲第一耙吸挖泥船完成归国首秀

科技能见度
+订阅

6月20日,惠州港。随着船长魏永鹏一声令下“放耙”,亚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浚洋1”在惠州港航道的辽阔水面上启动回国建设的首次挖泥作业。

此次施工作业是“浚洋1”历时22个月圆满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任务后的归国首秀,也掀起了惠州港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扩建工程项目施工高潮。

惠州港作为省内乃至华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通航船舶长度和吨位不断刷新,深水航道效能需进一步释放。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惠州港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扩建工程项目是在原有航道的基础上进行浚深拓宽。建设伊始,工程建设单位惠州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便对工程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精心指导、通力协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建成后,通航宽度将拓宽至156.4米,水深14米,全长17.15公里,航道能级大幅提升,能满足5万吨级油船单向乘潮通航,兼顾1万吨级船舶双向全潮通航,为惠州“亿吨大港”插上腾飞之翼,也为惠州市建设成为工业强市和交通强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小时2万方,足球场堆出一层楼高

“浚洋1”投产以来,就以高效疏浚能力火爆“出圈”,被称为“造岛神器”“地图编辑器”。这次来到惠州,“浚洋1”的任务不是快速吹填,而是要发挥另一大特长——疏浚作业。

“2016年投产以来,‘浚洋1’主机已安全运转47399小时,总挖泥量超1亿立方米。”船长魏永鹏介绍道。“浚洋1”采用双机双桨推进,挖泥系统采用变频电力驱动,1小时挖泥约2万立方米,相当于在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上堆起一层楼高的泥沙量;满载排水量5.4万吨,每小时航速仍可达16.3节——每一个数字数据,都让传统耙吸船望尘莫及。

“这次回国的第一站就投入惠州港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建设,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作贡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魏永鹏表示,在进场施工前,“浚洋1”还进行了检修保养,确保船舶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建设之中。

除了强大的挖泥速度,“浚洋1”的耙臂最长可以伸到海底90米处挖泥,相当于一栋30层住宅楼的高度。其两条耙臂管还安装了水下泥泵,耙头配置了高压冲水装置,对于耙吸式挖泥船施工难度较大的硬质密实粉砂,挖泥、吸泥都能轻松拿下。“随着‘浚洋1’加入、加快进港航道拓宽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条航道一定会更加繁忙起来!”项目经理王晓庆说。

海底智能精挖,实现“私人定制”

水天一色的惠州港口,在看不见的海面下,“海上高速车道”建设争分夺秒、异常繁忙!“浚洋1”虽然体型庞大,但在智能化、精细化、灵活化施工方面毫不逊色。

惠州港建设航道各区段泥层厚度不均,工况条件相差大。为确保各区段严格达到水深,采取了分段施工,过程不断优化工艺参数。“浚洋1”利用世界领先的动态跟踪与定位系统、三维疏浚轨迹显示系统、变频电力驱动,实现了定点下耙起耙、高效定深疏浚的“3人疏浚”智能施工技术;针对不同土质、挖深等工况,能自动调整泥泵电机运转功率“精准”挖泥,以更精准、安全、节能、高效地开展施工作业。

为了充分发挥出“浚洋1”的优越性能,在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和船舶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排、安全措施、物资供应计划。“‘浚洋1’在,就等于随时给自己上了一根弦,一天24小时都不能松懈。不管是施工生产还是后勤保障,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大意。”项目书记苏伟说道。

海上奏响“绿色协奏曲”

施工现场瞭望远处,不时有万吨巨轮徐徐驶向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一类口岸、天然深水良港。近处,中海壳牌、中海炼化等大型企业构成的世界级大亚湾石化产业集聚区清晰可见,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展现出大工业美感。

为积极践行惠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的理念,广航局惠州港项目部不断强化环保意识,确保所有施工作业符合环保要求,擦亮绿色航道“底色”,助力“绿色惠州港”“蓝色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形象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鹅洲岛是一座原生态岛屿,距离项目建设现场只有250米,附近还有“海龟自然保护区”。为避免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项目部在鹅洲岛与航道之间,布设了长约2200米的防污帘,筑起一道环保“水上围墙”,阻止疏浚物在风浪的影响下,扩散到岛屿附近水域。“这道‘水上围墙’借鉴了长城的智慧,通过阻隔作用来保护了这片海域的美丽景色!”业主惠州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对此赞赏有加。

“浚洋1”水下泥泵设有环保溢流装置,挖泥过程中能有效防止外溢,且每个航次都要严格遵守抛泥区抛泥规定。船舶书记崔红昌介绍说:“抛泥来回需要航行3个小时,即使耗油再多增加了成本,我们也要严格执行抛泥环保标准,为惠州港天更蓝、水更清、气更净、港更美出一份力。”

据介绍,“浚洋1”是中交广航局旗下世界领先的特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自2016年10月10日投产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后参建科伦坡港口城、科威特LNGI、广州港深水航道、湛江港、连云港港等重大工程。曾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水运系统“安全优秀船舶”、中国交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广东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港口兴则城市兴、经济兴。惠州港东联港区进港航道工程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勇担“绿色港口”城市发展建设责任的重要载体。建设伊始,广航局便开足马力、铆足干劲、争分夺秒,预计6个月可完成疏浚基建任务,主体工程预计于2024年1月完工,正式投入使用。

南方+记者 徐勉 王诗堃

通讯员 刘玲 李佳玫 佘点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