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遇到了什么危险?”“坏人长什么样子?”“你知道什么是隐私部位吗?”……湛江的初夏,暑意渐浓。走进湛江市第一小学宝满校区的花蕾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女生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火热不减。
阳光照耀花蕾,善意洒满人间。自“关爱女童守护花蕾”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已陆续为霞山1053名留守女童、困境女童及乡村女童等开展了2个课时的花蕾课堂,来自霞山区6个校区的12名乡村教师走进课堂,为“花蕾”撑起“关爱伞”,守护成长路。
多方联动守护霞山“花蕾”
“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守护花蕾计划’,能够帮助同学们填补性教育空白、掌握生理健康常识、增强防性侵意识和能力。”3月24日,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关爱女童守护花蕾”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湛江市第一小学宝满校区举行,项目负责人张炜鹏致辞时说。
每10个女童中就有1个可能遭遇过性侵害——2020年,“守护花蕾计划”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了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为此,其开展了为期1年的项目调研,并形成了100多份一手材料。紧接着,其在2021年上半年着手项目研发,下半年在50多所乡村学校进行项目试点,引起了试点学校师生的热烈反响。
“我们总结了近两年的经验,在共青团的支持和指导下,发起了‘守护花蕾计划’,致力于解决农村留守女童性教育认知缺失、生理健康知识薄弱和防性侵意识不足三大难题,帮助农村留守女童远离性侵害。”大学时光在湛江度过的张炜鹏,也一直思考如何让项目在湛江落地,惠及更多女童。
辗转数月,最终项目组和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团委携手,在霞山区教育局、团委和6个校区的支持下,共同推出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关爱女童守护花蕾”公益项目。
“‘守护花蕾计划’公益项目旨在推动创新‘高校+社会组织+慈善资源+社区联动’机制,为霞山区全力打造志愿服务之城注入多元力量。”团区委书记梁亮表示,“守护花蕾计划”项目将优先选择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村镇小学,且学校老师认可并愿意积极科普儿童性教育知识,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需要的地方。
此外,项目还会对授课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完成培训的老师将成为“花蕾使者”,给孩子们开展系列“花蕾课程”。目前,来自霞山区6个校区的12位乡村教师已踏上讲台,助力项目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了解,“花蕾课堂”目前正在湛江市第一小学宝满校区、湛江市第二十小学北月校区、湛江市第十中学坛上校区、湛江市第十二中学蓬溪校区、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屋山校区、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东纯校区等学校有序开展中。
为孩子们送上“双重”礼包
守护花蕾性教育知识手册、少年儿童防范性侵安全读本、儿童沐浴液、游戏化教育教具、花蕾礼包袋……课堂上,孩子们打开“守护花蕾”项目精心设计的“花蕾礼包”,各类寓教于乐的“礼物”映入眼帘,教室随即充满了惊呼声和笑声。
“区别于常见的纯物资礼包,我们捐赠的花蕾礼包既可以让孩子们收获喜爱的礼物,还可以享受精彩生动的教学。”据张炜鹏介绍,“花蕾礼包”在策划过程中便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天性和接受力,各环节都重新进行了定制化设计,希望能以此增强对学习性教育知识的积极性。
比如,团队此前便从性教育系列游戏化教具中,精选出一套卡通儿童结构卡片,橙色背景板上是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女孩形象。通过趣味拼图、游戏互动等动手实践,可以增强女童对性教育学习的知识吸收,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辅助作用。
《我从哪里来》《认识我的身体》《请别随意触摸我》……除了实体的礼包,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特色的性教育“花蕾课堂”是“守护花蕾计划”为孩子们准备的“精神礼包”,课堂内容由团队自主研发,囊括生命起源、隐私保护等性常识内容。
“我们会对‘守护花蕾计划’的授课教师开展项目赋能工作,通过测试考核后,才能获得项目准予的授课资格。每位老师培训的时长平均是10小时。”张炜鹏还提到,授课结束后,项目将发放试卷评测对授课的“花蕾使者”进行考核,确保孩子们学有所成,并从而搭建起“选-教-捐-授-评”的完整服务流程。
另一方面,“守护花蕾计划”项目将在湛江霞山区进一步推动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会基层,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村留守女童、困境女童填补性教育空白,掌握生理健康常识,不断增强防性侵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筑起“安全墙”
“能够以孩子的视角来思考、讲解性教育知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谈起在湛江市第一小学宝满校区为低年级学生讲授“花蕾课堂”的经历,就读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数字媒体的大一学生陈莹换语气中有藏不住的欣喜。
相比于传统课堂,“花蕾课堂”更需要生动形象的讲解。
“起初大家都比较拘谨,不敢举手回答问题。”陈莹换说,“这个情况此前我也有所预料,所以也准备了活跃气氛的小视频和互动环节,渐渐孩子们也活跃了起来,认为保护自己并不是害羞的事。”除了知识的传授,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她最大的收获。
据悉,“守护花蕾计划”为授课教师都特别定制了专用课件,而专业到位的课前培训也使得性知识能更顺利走进女孩们的心扉。以陈莹换为例,授课前其接受了为期三周四课时的专业培训,项目组还安排了高校教授进行授课。
“‘守护花蕾计划’项目引导了我校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实践中锤炼心性、锻炼品格、练就本领,实现公益帮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促共赢。”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湛江幼专团委也将进一步推进其各级团组织与霞山区各校区进行结对,发挥专业特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等社会实践,赋能基层治理。
“很高兴能收到你们送来的礼物,感谢你们关爱我们的成长。”“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免受到性侵害。”“当有人摸你的背心、短裤,要勇于拒绝。”……看着一张张孩子们课后写下的明信片,张炜鹏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张炜鹏分享到,项目组收到了很多来自项目一线的乡村教师反馈的故事。比如,五年级的孩子因为胸部发育明显,总是躬着腰,后来“花蕾课堂”让她挺直了腰板,变得自信开朗;女生因为第一次来月经感到失措,后来因为“花蕾礼包”她对身体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也时刻激励着我们扎实地做好项目服务内容。”
“今年,我们会继续寻求新的机遇并努力突破,持续升级项目的服务内容,健全教师的扶持体系,力争再服务1000所乡村学校,至少再帮助10万名留守女童远离性侵害。”对于“守护花蕾计划”的未来,张炜鹏充满信心。
南方+记者 陈思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