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狂炫3斤后,差点晕倒在地!低血糖、被酒驾……这些都是荔枝惹的祸?

广东科普
+订阅

眼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

喜欢荔枝的人又有口福了

但与此同时

关于“荔枝病”的各种新闻

却纷纷冒出

01

又添一起“荔枝病”案例

近日,湖南长沙第四医院又出现了一例因为吃荔枝引发中毒的案例。

6月12日,湖南长沙市第四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小美(化名)突然冒冷汗、面色苍白、头晕,差点摔倒在地。经查,她的血糖结果显示只有2.1mmol/L(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湖南长沙第四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沙莎仔细询问得知,原来最近大量新鲜荔枝上市,她前一天晚上在小区楼下买了3斤新鲜荔枝,一晚上就吃光了。直到第二天上班,她也没有食用其他食物,这才导致她患上了“荔枝病”。

这种情况并非个案

而是时有发生↓

可口的荔枝真有如此可怕?

以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荔枝了?

02

吃荔枝会诱发荔枝病?

“荔枝病”的起源是在印度的一个荔枝产区——“印度穆扎法尔布尔地区”,每年6月份左右多发于儿童,很多人会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其实,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完全研究明白荔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荔枝的致病原因。但通过对大量发病过程的总结来看,空腹情况下大量吃荔枝,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因此,荔枝可以吃,但要避免“空腹”吃,更不要吃太多,适可而止。

此外,荔枝病多发于儿童,孩子就更应该注意。

由于荔枝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一次性吃太多会刺激人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儿童由于体内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灭活胰岛素的能力不足,因此就会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虽然荔枝甜,但其他水果也甜,也有大量糖啊,为什么没有西瓜病、草莓病、芒果病呢?

导致荔枝病的其实不光是大量的糖,还有荔枝中的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

这两种毒素并不是荔枝特有的,比如次甘氨酸A就是一种存在于无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也是引起牙买加呕吐病的罪魁祸首。

而这种病其实也算得上是“荔枝病”,因为人们会在进食大量被称为西非荔枝的阿开木果实后产生呕吐现象,严重时同样会导致死亡,这种疾病多发生于阿开木广泛生长的加勒比海和西非国家。

综合上述,光有糖其实不足以引起荔枝病,还需要有这两种毒素打配合。所以,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也不用对糖产生误解。

03

关于荔枝的其他问题

了解完“荔枝病”,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荔枝的问题亟待解答,继续往下看,科普君将为你一一解析!

1

吃荔枝会上火?

很多人吃完荔枝后,出现眼皮肿胀、喉咙疼痛、长痘痘等“上火”的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这些症状更多是炎症或者过敏的表现。

因其糖分高达16.6%,是西瓜、草莓的2.5倍,高糖分摄入容易让人口干舌燥,也会加剧长痘痘。糖分代谢会消耗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会引起口角炎。

2

吃后开车会测出“酒驾”?

贮藏过程中如果氧气浓度过低,就会促进荔枝无氧呼吸,积累酒精等物质,人食用后,口腔内就会留下酒味。

实际上,荔枝产生的酒精量非常小,随着人体呼吸和说话,酒精都可以被挥发掉,一般几分钟后就测不出“酒驾”的效果了。

3

荔枝皮厚为什么还易变质?

很多人好奇,荔枝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为什么比薄皮的苹果更易变质?

其实,平常吃的白色半透明部分并不是荔枝的果肉,而是假种皮,一种覆盖在种子外的特殊结构。

荔枝的果皮分三层,第一层(硬壳)和第二层(“果肉”)之间,连接的不是非常紧密。第二层水分损失后收缩,和外壳之间形成间隙。外壳绽裂后,通气性增加,锁水能力丧失。

原本用来通气的孔道被堵塞,内部没有了氧气,转为无氧呼吸,产生有酸味的物质,果实就这样变味了。

4

荔枝保鲜要用药水浸泡?

荔枝变质难以通过简单防腐剂防控,因此其保鲜一直是个难题。

有传言称,商贩为了保鲜,荔枝都是用“弱腐蚀性药水”浸泡过的。其实,从其变质机制可以知道,泡“弱腐蚀性药水”一点用也没有。

如果真的看见过荔枝泡“药水”,那其实是柠檬酸、食盐、冰水等的混合液,它们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加工助剂,可放心食用。

04

怎样吃荔枝才“安全”?

荔枝古名为“离枝”,意为离枝即食。虽然做不到采摘后立刻食用,但以下几个要点一定得知道。

1

挑选时看外表

最好买熟透的,果皮绿中带红,成熟度最佳。新鲜未处理的荔枝,捏上去很硬,果皮凸起尖锐、扎手、纹路深,连接果蒂的枝是绿色的。

未完全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颜色过红或红中带黑的可能有人工喷洒、浸泡盐酸染色的风险。

2

不要空腹吃、大量吃

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还应保证正常吃三餐,至少要吃一些富含淀粉的食物,以保证血液中有足够的血糖浓度。

每个人的耐受力不同,目前科学家无法给出推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水果是适宜的。按照一个荔枝20克计算,大约10~17颗,千万别按古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来吃。

3

这些人需要忌口

以下几类人,尽量不吃或少吃荔枝:

孩子和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他们本身对毒素抵抗力就差,要尽量少吃。

糖尿病患者。他们血糖调节能力比较弱,容易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情况,也要谨慎吃荔枝。

肥胖患者。荔枝高糖、高热量,大概每20颗荔枝的热量就与一碗米饭(2两生米煮成)相当。

口腔、咽喉疾病患者。本身就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炎等不适的人,也要尽量不吃荔枝。

05

如何挑选荔枝

只要避免以上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愉快地吃荔枝。广东吃货们你们知道吗?原来荔枝品种竟然高达二百多个!

但究竟哪种口味好,又该如何挑选呢?今天我们就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和大家聊一聊。

(来源:time-weekly)

买荔枝最重要的是看果期。不同月份有不同品种的荔枝,当季吃才是最好吃的。

妃子笑

上市时间:不同地区略有区别,海南在4月底~5月中旬,而广西会在6月初。

妃子笑果形整齐美观, 最大的特点是熟透了也会红中带绿。果核较小,绿色偏多的话口感甜中带酸,与其他品种相比,妃子笑不是很甜,但馋荔枝的朋友可以先买来尝尝,毕竟这可是杨贵妃的最爱。

白糖罂

上市时间:4月底~5月中或5月底~6月初

听这名字应该就能感受到它有多甜了,白糖罂的表皮很薄,且比较平滑,肉质很脆,老少皆宜。

桂味

上市时间:6月中下旬。

刺较高,摸起来非常粗糙,有点扎手。闻起来有桂花香,爽脆清甜,色香味俱全。核很小,水分不是太多,剥皮不会弄得满手都是果汁。

糯米糍

上市时间:6月下旬到7月上旬。

糯米糍很容易区分,因为它的个头很大,呈心形,果柄歪斜,龟裂粗糙但不扎手,比桂味的皮平滑。吃起来非常糯!糖分也是最高的,果肉很厚,肉质松软,通常价格也不低。

(来源:网络)

槐枝

上市时间:7月上旬上市。

槐枝饱满近于球形,龟裂片平滑,裂纹浅,皮色很红,卖相好。又在荔枝季的末尾上市,用来当个快乐结束还是很满足的。不过这个品种的核有点大,大家介意的话要慎买哦。

挑选荔枝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表皮:如果表皮呈明显褐色,说明糖分已经丧失或变质了。

看荔枝果柄和果皮交界的地方:如果此处出现虫孔,或者柄部已经发黑,则很有可能已经被虫子占据,不建议购买。

(来源:网络)

用手轻捏:表皮有弹性偏硬,比较水润的就是新鲜的。

闻味道:新鲜的荔枝会有一股清香味,反之那些一闻就有酸味或酒味的就不要买了。

看完今天的推文

你就是荔枝“小专家”了

记得提醒身边人

荔枝虽好吃

但也不要贪嘴过分多吃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