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易主,阿里“格式化”|产业观察

南方产业观察
+订阅

6月20日,据阿里巴巴对外宣布,经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同意,张勇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张勇此后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阿里云的发展。另外,蔡崇信将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同时继续兼任淘天集团董事长。

如图

从3月28日推出的“1+6+N”组织结构,到如今的集团领导层换人,不足百日时间里,阿里完成了从组织架构到管理层的变动,这场堪比“格式化”的调整,除了彻底将原有的阿里重新“分区”外,“管理权限”的划分也已经尘埃落定,而这也将为阿里这台高速运转的商业机器带来深远的影响。

董事会主席“量身定制”

“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与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在“1+6+N”组织结构提出后,张勇这个头衔一直就被外人诟病:当“6N”作为平行的子集团,“6N”之一的阿里云智能集团其董事长同时也是董事会主席,这在管理角度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如图

集团董事会主席换人似乎已经势在必行,但退休了的马云似乎更享受一名“教师”的头衔,而在阿里推出“1+6+N”组织结构调整后,“阿里控股集团将面向未来的创新孵化器,探索、发现、孵化、培育更多创新业务,重构公司发展形态和想象力空间。”这样对阿里控股集团的重新定义,字里行间似乎都是在为蔡崇信“量身定制”。

“蔡崇信在阿里巴巴诞生、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2013年,他担任集团CFO;2014年带领公司在纽约上市,之后负责战略投资工作。他的全球化经验和对宏观环境的洞察,对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是有力的支撑。他对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的充分了解,对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未来帮助阿里集团持续发展。”从阿里官方对蔡崇信的评价中不难看出,蔡崇信不仅是为阿里的“高瞻远瞩”服务,同时也负责阿里的“方向掌舵”,而在此前,蔡崇信在阿里一直低调的存在,但是在阿里众多重大决策中,蔡崇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当阿里控股集团从手握各大业务进而“格式化”成了一个“探索者”的角色后,蔡崇信也成了接手掌舵的最合适的人选。

CEO稳住“立身之本”

“子集团未来均有可能对外融资及独立上市,但并不包括淘天集团,淘天集团未来仍将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资金来源,保持核心100%控股。”在阿里巴巴集团最新财报电话会议里,淘天集团的地位被进一步明确,而如今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从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张勇易主为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无疑是从业务层面反馈到管理层的一次调整。

从财报不难看出,虽然近年来阿里云、菜鸟等业务增长迅猛,但是淘宝天猫依然是收入的“核心”。财报显示,以淘宝和天猫为主的中国商业分部的季度收入已经占据里阿里集团季度收入的65%以上,而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行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稳住“立身之本”无疑是阿里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有消息显示,在今年5月,退休了的马云罕见地回归阿里“指导工作”,召集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交流”,而马云提出的“三大回归”,淘宝站在了C位。

“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阿里电商应该 ‘回归淘宝’。”马云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虽然在阿里被已经不具备管理层面的作用,但是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今年618活动的官方表述中,名称从往年的“天猫618”变成了“淘宝天猫618”,而在今年5月,淘天集团CEO戴珊用“变革生新”来定义淘宝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用户为先、生态繁荣和科技驱动三个战略关键词,表示淘宝将“以历史级的巨大投入,为商家做大用户规模。”

从组织架构到最高管理层的变动,阿里巴巴的这一轮自我“格式化”相信已经告一段落,留给阿里巴巴的除了“6+N”所要独立面对的激烈市场竞争外,还有无疑就是新架构与新管理者在未来应对行业发展的应对和判断,相信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已经在等着“照葫芦画瓢”了。

南方+记者 叶丹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