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视野中,翻越一座山头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群山簇拥的山谷,一条石子小路延伸而入,里面绿意盎然,依稀可见曾经有人耕种的梯田痕迹。只是,充满荒凉味道的山谷里,一座新建的牌坊拔地而起,很是突兀……
阳山荒凉山谷中陡现新建村庄牌坊,意义何在?真相是……
6月19日,网友@飞上云霄在抖音上发布的这个关于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委会桔杻村的航拍视频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网友议论纷纷,有人发问:荒无人烟的山谷里,修建村庄牌坊的意义在哪里?这个村庄为何荒凉至此?
事实上,对于熟悉村庄情况的本地人而言,他们对于村庄的现状都觉得事出有因、理所当然。
为留住乡愁
村民集资修建牌坊、祠堂
据了解,东山村现有36个村小组、72个自然村。桔杻村是东山村所辖的一个村民小组。
杜步镇东山村。
杜步镇所辖的东山村原为东山乡,曾是阳山县的乡镇建制单位之一,2003年撤乡并入杜步镇,原有户籍人口1.2万多人。东山村曾被称为广东“寒极”,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土地贫瘠,受条件所限,村民发展产业极其困难,还曾被称为广东省贫困乡镇“四大金刚”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组织加上自发迁耕,村民分别迁往清远附城、山塘、太平、三坑等乡镇及广州花都、佛山三水等地。目前,东山村委会拥有户籍人口11000多人,但常住人口仅有200多人,是典型的“空心村”。而桔杻村拥有户籍人口400多人,但已经全员搬迁,村中无人居住,早已荒废。
东山村党总支书、村委会主任周国清介绍,目前,桔杻村的村民基本上分布在清远市清新区、清城区,以及阳山县七拱镇等地居住。去年底,村民们为了让后人能够记住自己的祖籍、留住乡愁,集资修建了“桔杻村”牌坊,同时,还正在翻修村中的祠堂。
网友@飞上云霄发布的视频中,“桔杻村”牌坊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葱绿的山谷里,旁边只有一条石子小路连接。
“这个荒废的村小组确实只有一条小路联通,它距离最近的水泥路需要步行近40分钟。村民们建牌坊、修祠堂所需要的砂石、水泥都是用牲畜驮运进去的。”周国清介绍,村民搬迁后,桔杻村荒弃已久,无水、无电、无通信信号。
每个
但牌坊位置并没有上述视频中呈现的那么“违和”。实际上,从另外一位网友@FC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转过牌坊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仅仅几分钟路程,便已进入桔杻村中心位置。只是,村庄早已荒弃,村中绝大部分的房屋均已破败不堪。
破解“空心村”发展难题
东山村迸发发展新活力
虽然桔杻村早已荒弃,但视频中拍摄到的满目苍翠,也吸引了不少网友为当地的生态环境点赞。
水资源匮乏依然是今天东山村需要面对的现实难题。不过,近年来,杜步镇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并有效破解“空心村”发展难题的新办法、新路径,东山村开始迸发发展新活力。
目前,东山村拥有党员125名,村党委下辖2个党支部,分别为东山村直属党支部和东山村流动党员党支部。同时,该村很快还将拥有第3个党支部。“即流动党员党支部将变成流动党员第一党支部、流动党员第二党支部。”周国清说。
通过建强基层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东山村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
周国清介绍,此前,东山村自然条件恶劣,但1999年起,慈善家谢士恒夫妇在近万亩东山植林“造水”试验区里种植了大片生态林、风景林、水源林,使昔日荒芜干旱、生态环境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加上近年来村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村里的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根据当地缺水的实际,村民们广泛种植大青豆。由此也催生了“东山腐竹”这一阳山知名的农特产品。此举帮助东山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升。今天,东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东山靘雾山。夏雨 摄
东山村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拥有明显喀斯特峰丛地貌特征的靘雾山便坐落于此。该山距离广州约120公里,由于山峰林立,有着“万峰之王”的美誉。独特的峰丛地貌,加上不断向好的生态,也让民宿发展成为可能。
“村里的民宿项目现在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很快这些民宿便可以投入使用了。”周国清介绍,村里的民宿拥有53间房,投入使用后,将会吸引众多客人前来东山观光旅游。而不断发展的特色产业,也将吸引众多乡贤“凤回巢”,壮大东山发展的内生动力。
南方+记者 段灿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