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无影?在中山一年能观察到两次的奇景

南方童星
+订阅

01:12

何为“夏至”?是夏天到了吗?

NoNoNo~

夏至这天,太阳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属最高的一天。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

“立竿无影”

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因为有太阳光线,就会有影子。但你听过“立杆无影”的说法吗?

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这一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

小知识:中国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汕头、从化、封开、广西桂平、云南墨江

而位于广东省北回归线以南的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江门、佛山、中山、珠海、深圳、东莞、惠州和汕尾等城市,一年中都可看到两次“立竿无影”景象。

我们可以试着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是如何变成“立竿无影”的。而过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由来

陈希龄《恪遵宪度》:“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九九歌

中国有“冬九九”和“夏九九”之说。“夏九九”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虽然未能广为流传,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夏九九歌”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最能反映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这首

《夏九九歌》

00:26

晚睡早起午打盹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同学们可以合理安排午休时间,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一来可以避开正午的炎热;二来可以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另外,夏至紧挨着端午节,“龙舟水”多发,大小朋友们除了防暑,也要注意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天气渐热,容易使人烦躁、倦怠,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精神“降温”的好方法,在夏日炎炎中保持清凉的好心情。


撰稿:刘青青

美编:唐艳芳

视频:唐艳芳  许晓琼

一审:胡奇玲

二审:杨永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