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发电,下可养鱼虾!封开这里的“渔光互补”项目大有可为

封开发布
+订阅

正值夏日晴好,封开县南丰镇侯村村12.5MW“渔光互补”光伏示范区鱼塘日前进入“水上耕作”状态,当地农户在该区域进行虾苗、鱼苗投放试养。  

△封开县南丰镇侯村村12.5MW“渔光互补”光伏示范区。黄瑛居 摄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虾

双重效益

走进侯村,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列阵,像鱼鳞一般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渔光互补”项目占地145亩,利用“光伏+”模式,形成“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渔业养殖”的双重效益模式,大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助推当地绿色发展。  

△封开县南丰镇侯村村12.5MW“渔光互补”光伏示范区。黄瑛居 摄

“光伏板在发电的同时保持渔业生产条件。”驻侯村村第一书记王红亮介绍,光伏板遮挡部分光照后,不仅可有效缓解鱼类夏季高温缺氧情况,还能抑制一些藻类繁殖,为渔业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鱼塘承包商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光伏区规划了20个小鱼塘,截至目前已投放鲫鱼7万条,罗氏虾180多万尾,每亩年收益约为5000元,每年总收益可达72.5万元。

  

持续推进“渔光互补”项目

目前,驻镇工作队正在指导侯村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结构,同时持续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推动水产养殖规模化专业化。  

△封开县南丰镇侯村村12.5MW“渔光互补”光伏示范区 。黄瑛居 摄

侯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村两委将持续推进“光伏+”产业,探索发展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补的新模式,打造“光伏+罗氏虾”“光伏+鲫鱼”的复合型示范光伏区。同时,持续做大乡村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推动侯村经济快速发展。  

【图文】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编辑】张嘉华 【二审】胡浩 【三审】侯玉娟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封开发布所有,转载需遵守国家版权相关规定,明确任何未经书面授权转载的一律属于侵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