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游击队》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于1955年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讲述了在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43年秋,我华北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率队深入敌人后方的县城,以牵制敌人松井部队力量,使他不能进山增援。同时,还要保住存在李庄的公粮。地主杨老宗向日寇中队长松井告密,松井立即带兵前往李庄搜索。李向阳及时将游击队和群众带入地道,在地道里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松井下令挖掘地道,为了将松井引出李庄,李向阳派人焚烧了李庄附近敌人的炮楼,但狡猾的松井没有上当。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李向阳等人进城炸毁了敌人的军火列车。谁知,松井带领部队刚离开李庄,又返了回来。他们把老百姓赶出地道,威逼群众们交出公粮,并杀害了老勤爷和小宝子。为了救乡亲们,李向阳组织队伍攻打县城,迫使松井从李庄撤回县城守卫。最终,松井部队被游击队全部消灭。
人物原型
电影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抗日英雄。其艺术形象的原型之一,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一位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抗日名将。
包森,1911年7月生,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下巧妙活捉前来捉拿自己的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一时震动日本朝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上百次地出没在与日伪军短兵相接的战斗厮杀中,不止一次负伤流血,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坚守在战斗指挥的最前线。包森同志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精神宝藏
游击队员们在险恶的环境下,从不害怕,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坚定理想信念激励自己。在危险的处境中,战士们仍有着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毅力,那些年那些战士运用他们的智慧,运用他们的勇气不断完成一个个艰险的任务,不断显示出劳动人民无穷的力量,誓死捍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游击队员的精神。
【编辑】何绮薇
【审核】蒋 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