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警示!这份防溺水知识快趁“热”收下!

广宁发布
+订阅

据扬子晚报网,2023年6月3日,一名14岁孩子与家人在水库玩耍,他站到一个凉亭的围栏处,突然不慎落水。

一37岁男子下水施救,孩子获救,救人者溺亡。

该案例中,孩子疏忽大意导致落水。凉亭处的水有10多米深,孩子落水后抱住凉亭的柱子赢得一点获救时间,但柱子也是非常湿滑,也坚持不了多久。

案例警示:水边玩耍要小心谨慎,与危险地方、位置保持安全距离。

2023年5月31日下午6点左右,一名7岁男童在一桥边不慎落水,被水流冲走。其奶奶呼救,一同村村民跳入水中,将男孩救上岸。

案例警示:通过监控画面看到,男孩在水边,并未下水,是因为抓取什么东西,导致身体重心不稳落水。

现在孩子都知道不到户外水域游泳,但在水边玩耍时,仍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落水。

2023年5月24日,杭州萧山,一小男孩的滑板车从路上滑入池塘,男孩在追滑板时,由于惯性也冲入了池塘里。

男孩在水中挣扎,一大姐跑来跳入水中,将男孩托举了起来,男孩获救。

案例警示:

1.不在水域旁边追逐打闹、骑行等活动。发生过多起孩子在水边打球,球落水,孩子去捞导致溺亡的案例。

2.有物品掉落水中,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抓,就像身边有伙伴落水,第一反应是去拉一样。

以上这些案例无一不给我们敲响警钟!

预防溺水,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高考结束了,暑期临近,

又到溺水事故高发期……

这节防溺水“必修课”

大家都要上!

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01

防溺水,敲黑板

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有: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这些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

02

这些知识要牢记

“四个牢记”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六个不准”

“同伴落水施救法则”

同伴落水我不怕,

立即报警打电话;

遇到危险莫惊慌,

迅速求救想办法;

搭救伙伴靠智慧,

自身安全莫忘了。

溺水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术

开发气道是关键的第一步

向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要注意第一步是开放气道,这个非常关键。

溺水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民间方法不可取

此外,民间很多所谓控水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可取。

遵循A—B—C—D顺序

溺水的基础生命支持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

  1. 上岸后立即检查是否有呼吸与心跳,清除口中的淤泥与杂草;

  2. 如果没有呼吸与心跳,先进行5次的口对口人工呼吸;

  3. 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

  4. 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

  5. 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6. 如果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这些正确的施救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