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陈东:用多元视角不断挖掘佛山龙舟文化

佛山来论

本期主题:擦亮文化大市名片

端午近,起龙舟;端午时,龙舟竞。

佛山是“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南海区是“中国龙舟运动之乡”,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龙舟运动、龙舟文化基础深厚。每年端午节前后,热闹的龙舟活动在佛山各地轮番上演,既有颇具规模的龙舟大赛,也有传统气息浓郁的村落间龙船互动拜访。

在佛山,龙舟既是端午节的必备节目,也是不断“出圈”的城市文化IP。龙舟民俗活动与现代龙舟竞技运动相辅相成,与团结协作、奋楫争先、勇立潮头的城市精气神互促共进,凝聚成为驱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在新时期,佛山如何活态传承龙舟等非遗项目?如何传承岭南广府文脉、擦亮岭南文化大市名片?如何以龙舟文化、龙舟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本期“来论”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建言献策。


用多元视角不断挖掘佛山龙舟文化

文|陈东

龙舟是珠三角常见的事物,每年端午节都会引起轰动。走进珠三角的村落,就会发现龙舟常以一种无声的姿态,浸润在人们的生活,融洽、自在,又无处不在。

作为一名专注于地方的艺术工作者,我的足迹遍及珠三角。而我对龙舟的好奇,其实来源于顺德。记得有一年端午,我正好在顺德调研,在河涌边看赛龙舟。一位清洁工阿姨骑着工作用的三轮车在路边等候,当她们村龙舟队经过时,她离开了车,一边跟着龙舟朝前跑,一边卖力地喊着加油。这个场景深深地触动了我:想不到一个普通人物竟对龙舟如此热情。

龙舟似乎成为了当地个体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通过龙舟,我们或许能发掘出珠三角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性与共性。

2018年,我决定从龙舟制作的源头开始寻找,联合相关单位启动龙舟制造调研项目,一共组织了10多位学者、艺术家、摄影师、音乐人进行田野调查和驻地创作,以社会学、人类学、艺术等多维度视角进入龙舟制作现场,如龙船厂、龙头雕刻厂等,进行了一场跨领域的研究与表达。

我们相信,作为文化的观察者,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学者,以当代眼光审视传统时,不同背景的学术训练与不同经历的个人生命体验结合,能够提供透视龙舟文化的多维度视角。

5年多来,我们的足迹遍历佛山、番禺、东莞、江门、中山等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龙舟文化并不局限于竞技,更关乎精神价值和信仰。仪式背后的文化土壤和生态值得关注,比如这种文化之下,人们的思想状况与生存状况。

龙舟制造的场域有着历史的厚重感。龙船厂往往临水而建,有时候是独立的船厂,有时候会集聚在一起,形成小型的龙舟产业基地。它们是充斥着木材气味的微型作坊,男人在里面劳作,分工有序。杂乱的空间里,有种时间的停滞感,随意摆放着各色各样古老的工具。这些工具离开这个现场,就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但是透过这些工具,我们仿佛又能看到龙舟制作背后的手工感。

在这个空间里面,还会有一种割裂感:在船厂外面,是一个奔流不息的汽车轮船世界;而船厂里面,仿佛进入了一个时间相对静止,甚至凝固的手工业时代。

在对龙舟制造空间观察以及和制作者的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发现,龙舟文化中有许多得以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元素。比如龙舟中的庆典和祭祀仪礼的保存都是相对完整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代意识也在进入传统,并且不断延伸,产生出更符合时代的表达。比如船厂中年轻人的加入,他们带着不同的思考方式、更开阔的眼界和活络的思路,去影响着珠三角的龙舟制造,带来新的惊喜。

我们选择用多学科和多媒介的形式呈现调研结果,是因为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应该是综合的,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是能够将整个地区文化协调起来的一种“物”。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龙舟”没有被定义窄化,由这一具象符号所打开的,是事物内在丰富纷呈的面貌,它们相互关联,是一个逻辑自洽的信仰系统和生态完整的文化传承。以艺术、人类学、社会学等方式进入,会将这种文化和精神内涵充分的抽离和表达,相比较于日常,更直观和打动人。

在这场田野实践中,“龙舟”是一个不断被拓展的语义。龙舟,是象龙之形,龙隐时代,其形仍然存在于江海之上。我们针对调研成果,策划的展览和编撰的书都取名为《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

其实不仅是龙舟,多元视角能够激发出对地方文化的新认识,这次龙舟制造调研实践,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开放性和创造性。佛山如果要继续挖掘龙舟文化乃至其他本土文化,就必须注意:地方性的文化自觉,必须与狭隘封闭的地方主义区分,它需要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进行地方知识的重新建构和表达。立足于珠三角,“以艺术书写地方”,进入更广泛的文化场域,从食物、制造、渡口等地方风物入手,在探讨地方传统的同时,连接当代意识,才能不断激发新的思考。

(作者系大乾艺术创始人、顺德美食博物馆策展人)

【来源】 南方日报

【本期统筹】陈梦 肖莎莎 白桦 张秀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