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央视都关注的河源美食,你不去尝尝吗?

河源发布
+订阅

昨天(6月18日)18:54

CCTV-10

央视科教频道《味道》栏目

聚焦河源

播出《我的家乡菜·河源篇》

向观众呈现河源人的“家乡至味”

央视科教频道《味道》栏目展示了紫金牛肉丸、万绿湖生焗鱼头、圆蹄大盆菜等客家传统美食,呈现出河源人的“家乡至味”。

紫金牛肉丸

紫金牛肉丸是紫金的特色美食之一,咬一口肉丸,丸子的汤汁顺着牙根,肉香味瞬间填满口腔,令人欲罢不能。新鲜的牛肉无需任何添加剂,把肉搅打成劲道细滑的肉羹,再经师傅的一双巧手,将肉羹做成如鸡蛋大小的丸子,放入水中煮十分钟左右,紫金牛肉丸就大功告成了。尽管制作步骤繁复,但当肉丸入口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生焗鱼头

河源乃三河之源,名副其实的“水城”,来了河源必得品尝一下河鲜。一鱼多味,让你知道一条鱼不同部位可以做成不同的美食,或焖或炸或蒸,每种做法都有不同的美味。生焗鱼头,鱼是万绿湖的鱼,没有土腥味,味道鲜、肉嫩滑,经过秘方烹饪后,让你吃过就不能忘。

客家盆菜

盆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食物盆,将食材全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丰富的食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盆菜制作工序复杂,需要将一样样美味进行煎、炸、煮、烧、炆、卤、炒等精细烹饪,但丰盛的食材,各有其味又互相衬托。叫上一群朋友来聚会再好不过,一群人围炉而坐,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除了这三样

来到河源

必须要吃的就是猪脚粉了

一碗正宗的猪脚粉

猪脚要不腻爽口,汤浓味鲜

米粉细而不断,久煮不烂

不粘牙,不夹生,带韧劲

还保持原有的米香味

“猪脚+米粉+辣椒圈”

更是河源美食的“灵魂三件套”

☟☟☟

河源猪脚粉

猪脚粉是河源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胡椒味浓郁的猪肉清汤做汤底,烫入细如线丝、富有弹性的河源米粉,夹几块经过白卤的皮弹肉嫩、耐嚼韧劲的猪脚,撒上葱花,再配上一小碟辣椒圈。香味扑鼻,滋溜一下,咬上一口,满足感就上来了,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米粉里

有河源人的

热爱和记忆

作家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河源米粉,对于河源人来说,就是一种记忆。

“河源猪脚粉,神仙也打滚。”这是在河源当地流传许久的说法。在河源街头随意一家小吃店里,来一碗浓浓的、润滑香鲜爽口的猪脚粉,吃完之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除了这些

河源还有很多特色美食

让你吃过就不能忘

客家美食,唇齿留香

客家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的名菜,河源的豆腐更是远近闻名,所以酿豆腐也成了河源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传说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客家先人从中原南迁后,因岭南少产麦,过年的时候吃不上饺子,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面粉,将肉塞入豆腐中,如面粉裹着肉馅,因其味道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客家酿三宝

客家菜有“无菜不能酿,无酿不成席”的说法。除了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也是河源人的最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酿”的馅还是猪肉,香喷喷的肉馅和不同的食材酿在一起,每吃一口,都是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客家红焖肉

客家红焖肉是客家人的一道经典名菜,口感肥而不腻、软糯香甜,是老少皆宜的美食。肥瘦相间的红焖肉配着汤汁,熬出了香味,也熬出了年味。小时候物资并不丰富,这一锅锅红焖肉上桌就是最美好的年味了,大家吃的不仅仅是红焖肉的美味,更多的是一家人团聚的味道。

白切鸡

白切鸡虽然做法简单到极致,就是白水煮鸡,但对于火候和食材严苛到几乎疯狂!用自由活动散养半年以上的走地鸡,拒绝味精、鸡粉等一切佐料,用简单的红葱头、花生油、酱油做成一碟小酱料,让你对客家人吃鸡的花式做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客家炒猪肠

河源人对猪肠也是情有独钟,脆皮猪大肠、生焗猪粉肠、酸菜炒猪肠,都是过年时的硬菜!客家炒猪肠集光、嫩、滑、香、弹等特点于一身,味道甜美,久嚼不烂,非常适合下酒送饭。

客家腊味

腊月里,餐桌上少不了几道腊味来点缀,咸香的腊味,似乎成了这一时节光顾舌尖的常客。而“腊”,又和腊月、腊祭同音,河源人春节前不备一点儿腊味当年货,好像就少了几分年味儿。

炸猪肉

落在河源人手里的食物,一言不合就被炸!每逢过年,猪肉当属被炸的第一件。

炸猪肉外皮香脆,肉质细腻,香气四溢。炸好后的猪肉金灿灿的,那香味隔着好几户人家都能闻到。这时候大家往往会站在一旁,等炸肉一出锅就忍不住直接手拿一块偷吃。

菜干煲

新鲜收割的菜,简单清洗后投入锅中熬煮。一锅大约要煮二十分钟,菜梗煮软即成。捞起的菜,投入清凉的水中过掉热乎气,再一棵棵分开搭上竹架。在阳光的作用下,菜里的水分被进一步抽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甜。

一道河源菜干煲,将菜干的原汁原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上猪肉去焖,使菜干不会太干,反而很开胃,很适合下饭!

客家肉丸

猪肉丸、牛肉丸,总称捶丸,又叫搏圆,起源于客家。味道纯正,保持原肉味,既有韧性又很爽脆,既有嚼头又不打渣。

油果

油果是客家人过年时传统的自制年货,取意“团圆、圆满”。客家人由中原南迁,依山而居,山中气候相对湿冷,于是客家食品口味均较浓烈、油量多,利于御寒祛湿。油炸食品耐保存,于是成了客家人钟爱的小吃。

炸芋丸

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后回味无穷。

牛耳饼

“牛耳饼”,顾名思义,因其外形与牛的耳朵类似而得名,是河源客家传统小吃,也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

花生饼、黄豆饼

客家地区普遍有炸花生饼、黄豆饼的习惯,外观一般为金黄色圆形薄片,中间半包有花生米、黄豆等,香酥可口。河源和平县、连平县把这种饼叫做铁勺哒。

月光饼

月光饼是河源客家人的中秋节糕点,因饼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象征着圆满、平安。

客家糍粑

客家人普遍有吃糍粑的习惯,一般是用糯米粉加水煮成糊的方式制成,糍粑松软甜美,富有弹性,特别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欢。

龙川八宝鱼生

鱼生除美味可口外,还极富营养价值,可益气补虚、养精提神、健脾,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与微量矿物质,称得上是营养丰富且易吸收的好食物。

龙川的鱼生晶莹透亮,“八宝”配料色香味俱全,光是卖相就令人垂涎三尺,二者搭配来吃,没有一丝腥味,想想都要流口水啦!

紫金八刀汤

紫金八刀汤是河源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河源人钟爱的特色早餐之一。紫金八刀汤色香味俱全,是客家人对猪肉的完美演绎,配上一份米丝,或是一碗白米饭,都是简单又美味的搭配。

五指毛桃汤

五指毛桃汤是广东河源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粤菜系,也是用五指毛桃根来煲鸡、煲猪骨、猪脚等而做成的一种保健汤。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河源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