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它们是一小群人养家糊口的依凭,未曾料想有一日可以成为非遗。
及至获此殊荣,声名虽大涨,传承需设法。
如何让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下重焕光彩?
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求新求变,探索“非遗+”的N种可能。
郭奕辉木雕作品《迷你小蟹篓》。 受访者供图
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
“以前没有非遗的概念。爷爷、祖父、曾祖父都是靠雕刻神像、佛像养家糊口,周边村子供奉的神像都是出自后郭村。”潮州木雕文化传承人郭奕辉口中的后郭村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距离潮州知名旅游景点龙湖古寨不过5公里左右。后郭村木雕历史长达四五百年。据传,旺盛时期,家家户户皆以木雕为业。不过,由于缺少明确记载,难以考据后郭村缘何有此传统;后虽有爱好者收集相关资料,但始终没有一确切说法。
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宗族文化又被重视,潮汕地区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需修缮重建。郭奕辉父亲郭少俊的木雕生计才有所起色。“一个村子一座祠堂,一尊神像流传几代人。”郭奕辉谈及,过去木雕由于雕刻的多是庙宇、祠堂中的物件,所以受众群体基本上局限在潮汕地区。随着市场就业机会增多,后郭村从事木雕的人逐渐减少,只有几家人仍在坚守。
郭少俊指导17岁的郭奕辉进行木雕创作。受访者供图
谋生手艺成为非遗
2006年,随着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木雕日渐受到社会关注。
神像仍旧是木雕手艺人重要的雕刻内容。郭奕辉回忆,按图索骥而来的还有揭阳、汕头等地的客户。“有的造像被后辈破坏,没有相关图纸。木雕师傅只能依据描述进行画像,后根据客户确认过的造型进行雕刻。木雕大小不同,所需雕刻时间少则1个月,多则数月。”
近10年,除了神像外,很多师傅也开始雕刻建筑装饰部件;以往木雕师傅多是等客上门定制,如今主动拓宽路子,寻找施展技艺的机会。郭奕辉说:“父亲对画画极为着迷,是村里最早把美术技法融入古建筑构件雕刻中的手艺人。”
郭奕辉木雕作品《唯有自渡》。 受访者供图
如今,郭少俊工作室出品的很多木雕不仅走出潮汕,而且远销泰国、新加坡等地;最近,还有一批木刻供台、佛桌、佛龛发往法国。郭奕辉分析,东南亚的客户群体以潮侨为主,有弘扬宗族文化的需要,定制的木雕货品仍是潮州传统风格;欧美客户虽有自己的想法,但终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才会选择购买潮州木雕,一般也愿尊重传统艺术式样。传统潮州木雕会贴金箔、上金漆,而欧式工艺品惯以金色线条装饰,是以传统潮州木雕风格也为外国人接受并喜爱。
后郭村本就具有木雕基因。如今,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视,村里愈来愈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木雕相关工作。只是,因难以量产,潮州木雕有着不同于陶瓷等传统产业的独特发展路径。
郭奕辉木雕作品《千里共婵娟》。 受访者供图
“非遗+”的N种可能
木雕虽然无法批量生产,但文创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近两年,郭奕辉团队通过开发文创木雕产品,拉近非遗与年轻人的距离;并积极参加各类博览会,增加潮州木雕知名度。“利用3D打印机器制成的小坯,可以塑出轮廓;经过后期手工精修后,完善细节,才能得到令人爱不释手的文创木雕产品。”
2000年,郭少俊开办木雕厂,吸纳本地及外地20余名有雕刻基础的手艺人进行木雕创作。2019年,郭氏父子二人合力搭建潮州首个木雕专题研学游基地——郭少俊木雕艺术馆,并开发许多非遗项目研学课程。“之前木雕研学迟迟没有开展,一是老师傅专心做木雕,少有人想到跨界;二是孩童使用刻刀存在安全隐患。”郭奕辉坦言,基地特地定制适合学生使用的创作刀具以降低风险;针对年纪太小的学童,推荐以亲子的形式参加研学活动。
非遗研学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课程要不断打磨,导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提高,才能逐步赢得外界认可。”在郭奕辉看来,研学能够在孩童心间播下传承非遗的种子,其意义已超出校外实践的范畴。只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
郭少俊木雕艺术馆为潮州首个木雕专题研学游基地。受访者供图
此外,非遗传承人还积极对接大学院校,为非遗作品注入更多学术内涵。与此同时,许多年轻的手艺人积极触网,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现木雕艺术,传播潮州木雕文化。郭奕辉表示,“我们选择最能够触达年轻群体的方式,希望大家可以突破时空距离,了解潮州这座小城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瑰宝。”
“非遗+展览”尚有提升空间
“潮州尚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工艺美术展览中心,工艺美术精品展示场所分散在人民广场文化长廊、广济门城楼、潮州大道文化艺术馆、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内的百师园等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中庆曾在浙江东阳学艺,回到潮州后创立“东潮木雕艺术流派”。他认为,分散的布局不利于系统完整地展示潮州工艺美术的精湛璀璨,不利于海内外工艺美术爱好者溯源潮州工美历史文化。因此,整合建立潮州市工艺美术展览中心势在必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中庆曾在浙江东阳学艺,回到潮州后创立“东潮木雕艺术流派”。图为李中庆木雕作品。 受访者供图
对于前来潮州考察、参观或旅游的人来说,潮州市工艺美术展览中心可令其“看一馆而知潮州”,从而提升潮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李中庆提出,可广泛征集潮州工艺美术精品进馆展览,精品征集范围应涵盖潮州工艺美术所有门类,征集方式可采取借展、赠展、赎买等灵活形式,以此实现展品定期轮换。
【策划】苏仕日
【统筹】杨可
【采写】李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